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聚焦梧州 > 正文
        良田沃土繪就豐景 農業發展大有可為
        ——龍圩區高質量推進農業產業發展綜述
        時間:2022-05-13 來源: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 作者:記者 甘沁雨 通訊員 朱慧倩 編輯:陳虹熹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甘沁雨 通訊員 朱慧倩

        時下走進龍圩區的鄉村,放眼望去,云山萬畝茶海基地漫山遍野的茶苗長勢喜人;“溜溜番茄”的紅與莖蔓的綠相互映襯,充滿生機;村民們在稻田邊開挖魚溝,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實現稻漁雙豐收……

        去年,龍圩區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37.9億元,增長9.0%,從全市排名第五躍居第三;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8元,增長11.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溫氏勝洲蛋雞養殖基地天露鮮雞蛋走上香港餐桌,突破廣西20年來供港雞蛋零記錄;“溜溜番茄”聲名鵲起,走進全國兩會;今年1至4月,龍圩區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同比增長177.39%,在全市中增速最快……

        一個個場景、一組組數據、一份份成績單,折射出龍圩區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勢勁頭。近年來,該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走出一條具有龍圩特色的安全、高效、生態、綠色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

        以綠色引領農業產業發展

        “龍圩區農業發展大有可為。”今年2月,市委書記蔣連生到龍圩區調研,要求該區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培育和引進更多龍頭企業、優質項目,推動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努力打造更多現代化農業品牌,協同促進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按照市委部署要求,龍圩區以綠色引領農業產業發展為思路,按照“千、萬、十萬”的定位,突出市場主體和特色優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加速跑”。

        打造千畝種養產業。立足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該區發展多種形式的特色種養產業,以現代特色小番茄種植為主,發展精品番茄種植示范園;溫氏勝洲蛋雞養殖基地,日產雞蛋達45萬噸,生產規模位列廣西第一。今年1月,龍圩鎮大恩村微生物生態養魚項目正式投產,投放草魚3萬尾,滿負荷投產年產值可達1800萬元。

        籌建萬畝生態茶園。該區大力實施六堡茶產業發展行動,全力招商引資,多方主體參與,推進廣西六堡茶古卯種植示范園、云山萬畝茶海建設,推動生態六堡茶種植如火如荼開展。目前,該區已引進種茶企業3家,籌集社會資金5000多萬元,完成六堡茶種植面積5800多畝。

        種植十萬畝富硒稻。結合土壤富硒特點,該區對稻田實施工程化改造,推動全程機械化耕作,推廣富硒農產品綜合種養新技術。念念目望稻漁綜合種養基地依托“公司+院士指導站”技術優勢,探索稻田一年多造、反季節養殖、冬閑田養殖等模式,創建“稻+N”生態共作立體高效種養模式,去年建成廣西特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四星級),實現龍圩四星級示范區零的突破。

        眼下,龍圩區以粵桂生態循環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帶為依托,大力推進粵桂高仿生立體循環農業綜合項目、粵桂肉牛現代生態養殖示范園、千萬羽肉鴿全產業鏈等特色養殖項目,推動農業產業綠色發展、規模化發展。

        以擔當守牢糧食安全生命線

        4月25日,在大坡鎮合洞村的水田上,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盡顯勃勃生機。而在一個多月前,這里還是一片撂荒耕地,在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后,將110畝撂荒耕地進行水田墾造,完善水利設施,將撂荒地變成了“糧袋子”。

        這是龍圩區解決農村土地撂荒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個縮影。“龍圩區堅持把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落實‘田長制’作為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的關鍵舉措,念好‘巡、守、管、建、用、治’六字訣,走出一條耕地保護新路子。”龍圩區區委書記賴啟第說。

        今年以來,龍圩區嚴格落實田長制,全方位開展整治耕地撂荒工作,以古令村、都梅村、合洞村等地集中連片撂荒地作為糧食復耕復種示范點,通過“龍頭農企+合作社+農戶”模式,激發農民種地積極性,實現“全力以赴消除拋荒地,讓每一塊土地實現最大產出”的目標。

        截至目前,龍圩區落實區、鎮、行政村、村民小組各級田長1289名,同時實行“田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實現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網格化監管,現已整治撂荒地1800畝,(下轉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在此基礎上,龍圩區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相結合,帶動增收。去年,該區累計建設3.5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今年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建設1萬畝高標準農田,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實現“藏糧于地”。

        以融合提升農業產業鏈

        連日來,位于龍圩區六堡茶產業化集中加工區的“嶺南茶倉”國際倉儲展示交易中心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現場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是集倉儲、交易、投資、拍賣、物流、電子商務和文化旅游等為一體的綜合項目,計劃建成區域最大的茶葉倉儲基地、電子商務物流中心和茶葉投資交易金融服務平臺,以及具有嶺南特色的茶文化展示中心和茶葉數字交易平臺。

        三產融合是改造傳統農業、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的必經之路。龍圩區發揮資源優勢,持續精準發力,突出優勢特色,延伸產業鏈條,加快形成“農業+”的多業態融合發展態勢,以三產融合促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延伸產業鏈。該區推動建設粵桂農產品冷鏈物流加工產業園項目,著力提升田頭市場鮮活農產品倉儲保鮮及商品化處理能力,從源頭解決農產品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問題,更好銜接產供銷各環節,延伸產業鏈條,為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該區還以生物處理中心為引領,結合溫氏、牛犇等項目禽畜動物糞便及秸稈處理需要,變廢為寶,年生產20萬噸六堡茶專用肥,促進農業產業綠色循環發展。

        農文旅融合發展勢頭強勁。該區將文化旅游資源與農業發展進行有機融合,以李濟深故居為核心,推進譽見茶園建設,講好李濟深與六堡茶的故事;把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園、六堡茶文旅融合示范區有機結合起來,加新龍、交村田園綜合體建設,加快形成“茶+”康養為一體的特色田園鄉村,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

        以產業帶動集體經濟壯大

        今年4月,龍圩區新地鎮古卯村的生豬養殖示范基地第一批生豬出欄,銷往周邊鄉鎮及廣東地區。該基地是通過古卯村流轉土地、周邊6個脫貧村融資的方式,整合集體經濟發展資金430萬元建成,一年至少能實現生豬出欄5000頭,年銷售收入800萬元,帶動周邊20多人就業。

        5月,龍圩區金牌就業管家零工市場正式建立,既解決當地群眾特別是脫貧人口就近就業問題,又滿足當地六堡茶企業靈活用工需求,實現靈活就業群眾與用工企業無縫對接。目前,首批30多名脫貧人口等勞動力已完成培訓,陸續實現就近就業。

        這是龍圩區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穩定群眾就業增收,不斷增強村集體經濟組織“造血”和“供血”能力,助力鄉村振興的真實寫照。

        集體經濟是農民共同致富的根基。龍圩區堅持融合發展理念、堅持市場導向,以“市場榫卯型”的古卯養豬產業、“龍頭帶動型”的溫氏產業以及“市場集散型”的城東市場、大村市場、大坡市場等“飛地經濟”產業,輻射帶動70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

        同時,該區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示范產業園,主打“黨總支+企業+基地+農戶+旅游”新模式,帶動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目前,該區已成功打造7個村集體產業示范園或基地,帶動周邊200多名村民就業。該區還積極申報中央、自治區扶持村集體經濟項目3個,涉及行政村10個、扶持資金500萬元,預計項目交付使用后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40萬元以上,有效增加村民和村集體收入。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亚洲日韩在线第一页|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 欧洲 视频 伦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