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完善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可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產品流通效率,有效保證城鄉農產品市場供給,助力鄉村振興。解決農產品難賣問題,筆者認為,有關部門不妨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構建農產品營銷新發展格局。
創新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要構建農產品流通網絡,完善縣、鄉、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通過政府建立起體系完整、成本低、效率高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支持產地農產品貯藏保鮮、分級包裝等設施建設,培育多元化、多層次市場流通主體。積極培育大型流通企業,支持中小流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鼓勵流通品牌創新發展,構建農產品市場、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基地、農民緊密聯結的現代化流通體系,使農產品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和市場優勢。
探索農產品“產銷對接”新模式。要積極探索農業電子商務新模式,推進農產品銷售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工程。隨著消費者網上消費習慣進一步養成,線上購買需求增多,不妨以直播帶貨帶動農產品流通。
推進農產品流通與信息化、智能化融合。要開展農產品流通信息采集,構建農業經濟信息發布機制,積極為農民、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務。可開展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研究建立農產品流通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深挖農產品產銷大數據,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移動終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廣應用農產品在線產銷服務系統,探索鮮活農產品線上線下相協調的流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