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時,筆者回憶里老師同學的臉都已模糊,但在書山題海里拼搏的情形仍歷歷在目。高考在人生中意義重大,每年高考后學生因成績不理想而做出過激行為的報道屢見不鮮,因此,作為“過來人”,筆者認為家長們應在考后給予孩子多些安慰、鼓勵和理解,平日里多溝通,真正成為孩子高考路上的“護考人”,人生道路的“領路人”。
少些壓力多些安慰。十二載寒窗苦讀,高考一朝見分曉。重壓下,許多考生考前一晚輾轉難眠,踏入考場手心冒汗,下筆答題時筆尖微顫。走出考場,考生們像剛跑完長跑一樣疲憊。此時,如果家長劈頭就問“考得怎么樣、能考多少分”,只怕會給孩子徒增焦慮。交卷那刻已成定局,家長也不必過度著急,更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一個擁抱、一聲關懷,都能讓孩子得到心靈慰藉。
夸夸你的孩子吧。父母的付出,孩子看在眼里、刻在心里,默默投進題海,并希望能用好成績回報他們。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些孩子可能拼盡全力都無法得到讓父母滿意的成績。父母應該學會認可并喜愛平凡但努力的孩子,多用鼓勵式教育,夸夸他:“孩子,盡力就好,完成高考,你很棒!”
別讓孩子鎖上心門。孩子高考后的不安,一部分是害怕努力付諸流水,另一部分是害怕考不好被父母責備。父母本該是孩子溫暖的港灣,在指出孩子的不足時,也要認可他們的付出,放平心態多溝通,教會孩子面對挫折、解決困難。
高考過后,人生還有很多精彩,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成為孩子日后揚帆遠航指引方向的燈塔,成為孩子乘風破浪時穩定船舶的船錨。
祝愿所有考生金榜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