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壯美風光和良好生態,是廣西最驕傲和殷實的“綠色家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系統謀劃生態環境領域重大改革,做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今年4月,《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的決定》重磅出臺。5700多萬壯鄉各族兒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身體力行、真抓實干,匯聚共同推進綠色發展、建設壯美廣西的磅礴力量。
守護“家底”舉措有力
碧水藍天,宜居康壽,這樣的小康為人民所盼。
綠樹成蔭,水聲潺潺,一街之隔就是人群熙攘的沿江公園……5月中旬,以“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為主題的2022年廣西環保世紀行宣傳活動正式開展,首站便是梧州市第一污水處理廠。
就在數年前,有居民反映污水外溢,梧州市長洲區人大代表向梧州市人大和長洲區人大建議加大梧州市第一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量,提高污水處理標準。此后,該廠開始進行提標改造工程,成為廣西首個采用MBR工藝10萬噸以上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由原來一級B標準提升至一級A標準,大大提升了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
今年6月1日,南寧市西鄉塘區法院在金陵鎮興賢村那章坡建立邕江源·三江口生態環境資源協同保護中心,開設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巡回法庭。當天,巡回法庭現場宣判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有關部門的共同見證下,被告人在三江口放流成魚近700公斤、幼魚233萬余尾。這是將生態修復補償機制納入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一次有益實踐。
柳州市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積極謀劃碳達峰工作,探索氣候投融資與經濟綠色發展協調推進的新發展模式,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申報,作為廣西唯一入選評審城市,順利通過生態環境部的答辯評審。
這些,正是廣西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守護青山綠水凈土的一個個縮影。
全面轉型深入人心
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策。
在天峨縣天湖峨山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春天桃花競相綻放,眾多游客前來賞花打卡。該縣將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等列入年度績效考核范疇,進一步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日前,自治區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支持河池市建設綠色發展先行試驗區的指導意見,為全區探索踐行“兩山”理念的可復制可推廣有效模式。其中,探索建立GDP和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雙核算、雙評估、雙考核工作機制的綠色發展績效考評體系,成為試點項目之一。
為進一步提升推動綠色發展能力水平,廣西各地各部門加強干部人才培訓,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大力提高各級干部推動綠色發展專業化能力。
“既有業務處長講政策,又有兄弟縣區談經驗,還有促進師引導大家深入分析問題,這樣的培訓專業性十足、針對性很強。”參加專題培訓的貴港市港北區委副書記韋華夏說。
今年,在自治區黨委組織部2022年委托班次計劃中,專門設置“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模塊,加強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教育,將碳達峰碳中和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不斷提升干部推動綠色發展的專業能力。“通過這些培訓,打開了基層干部實踐‘兩山’轉化的思路,增強了綠色發展的責任和信心。”扶綏縣委常委、山圩鎮黨委書記羅威滿懷信心地說道。
綠色“接力”凝聚共識
八桂大地的秀麗壯美,既得于自然天成,更成于八桂兒女的接續奮斗。
小樹林、小山坡、綠色驛站……走進玉林市幼兒園,便是走進了一座綠意盎然的森林課堂。“我們把生態環境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有機組成部分,充分激發幼兒對生物自然的探究興趣,使他們在學習玩耍間,潛移默化地感受生態文化浸潤。”玉林市幼兒園園長蘇蔚介紹。這所幼兒園已加入國際生態學校綠旗榮譽校園的創建項目,這也是全球學校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旗艦項目之一。
據了解,廣西生態環境部門已啟動國際生態學校創建調研活動,助力在八桂大地打造更多生態文明校園。截至今年5月底,我區先后有55所學校獲得國際生態學校榮譽。
生態環境教育根本上是人的教育。在北海潿洲島珊瑚礁保護區,碧波之下,一場特殊的“造林”行動正在進行。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科研人員下潛到海底,將拆分好的珊瑚斷枝捆綁在礁石上,等待其生長。
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在北海舉辦。活動現場還啟動了全國大中學生第11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海洋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主題自然保護公益沙龍。有關地方和單位圍繞海洋日主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我是黨員,應該帶頭挑起擔子。”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64歲的老黨員韋顯秋每天都在森林里穿梭巡查。從接過護林員接力棒那天起,他一干就是19年,守護著青山,也見證了八桂大地生態建設的巨大變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5700多萬壯鄉兒女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境界,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爭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身體力行、真抓實干,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讓八桂大地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
作者:梁瑩 余鋒 藍鋒 謝永輝 覃海明 韋鵬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