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吳艷虹 通訊員 師蔚 葉露)近段時間梧州頻繁降雨,道路內澇積水時,市民外出會遇到哪些危險?要如何避險?梧州市主城區哪些路段要特別注意?6月10日,記者采訪了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的負責人,為市民支招。
雨季經常會打雷、閃電、刮大風,市民應及時通過手機、電視、網絡等關注天氣預報,掌握雨情,特別是大雨、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人若外出站在內澇區域內,隨著水勢加大積水加深,人會站立不穩甚至被水沖走。在大雨、暴雨天氣下,窨井蓋可能會被反涌的水掀翻,在旁邊經過的人容易被吸進井內。同時,市民不要強行在水中駕駛兩輪車,因為車輛會因水的阻力而動力不足,不能順利前行甚至摔倒。
遇到內澇積水時,行人要注意些什么?司機應如何避險?市市政工程管理處負責人劉康強介紹,市民盡量不要走地下通道、低洼處和橋涵底。開車時,司機應注意周圍同行車道上的車輛走向,注意觀察涉水線及警示標志,聽從現場排澇人員、交通警察的指示避險。當汽車的排氣筒涉水深至27厘米時,就不要涉水前行了,建議盡快到地勢相對高的位置避險,待水位下降后再行離開。
據了解,市區內有幾個地勢低洼路段容易出現內澇,包括新興二路巴黎春天小區段、三龍大道與糧庫西路交匯處、新興二路北一巷、塘源路(龍魚油漆廠、玻璃廠對出路段)及洛湛鐵路橋底等,若市民在下大雨、暴雨時路過,應先避雨,待雨勢變小、水位降下來再前行。
司機平時可以在車內常備哨子、手電筒、救生衣或救生圈等,應急錘和五金工具,可以在車輛被困水中時供人砸玻璃逃生。
“我們吸取了外地特大暴雨災害的教訓,落實好各項防范應急措施,做到‘一點一策’,今年4月還會同相關部門做了應急演練,還準備了應急物資,對部分會造成特別影響的內澇點、市政設施、堤后渠、閘門、排水泵站等安排進行值班值守,應對突發狀況的發生。”劉康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