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子萃 通訊員 岑瓊燕)7月7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進一步提升我市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我市生態環境部門積極爭取生態環境專項資金,推動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我市生態環境持續保持優良。
今年1至5月,全市累計支出中央和地方生態環境保護財政資金47157萬元,市本級財政籌措約6000萬元用于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在大氣環境治理方面,我市著力抓好城市揚塵治理、老舊車輛淘汰、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等工作。在水環境治理方面,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重點抓好義昌江、蒙江、桂江等重點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義昌江水質氨氮超標問題整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提前全面完成西江干流梧州段水域養殖網箱清理治理任務,全市累計恢復網箱占用水域面積約40.66萬平方米,粵桂兩省(區)西江交界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最高Ⅰ類等級,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在土壤環境治理方面,我市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專項審計調查發現問題整改,深入開展涉鎘排查整治,累計排查企業46家及重點區域6個。
加快推進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既能盤活現有環境資源,又能拉動投資、擴大需求、促進經濟增長。今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污水處理廠、農村污水治理設施、生活垃圾焚燒廠、固體廢物處理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等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環境治理根基,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其中,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及市華鴻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作穩步推進,陸續完成新湖一路等6.92公里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改造、長洲島4.7公里污水收集管網鋪設,建成8座污水提升泵站和6座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站點。目前,全市形成了8座城市污水處理廠、44座鎮級污水處理廠、9座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站)的污水治理系統,一季度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為60.46%。桂東生態環保基地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升級改造項目一期建成10噸/日熱解焚燒工藝生產線1條,(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順利取得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具備醫療廢物五大類處置能力,有力提升我市醫療廢物處置能力。
在我市生態環境部門的努力下,今年1至6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6.7%,國考與區考地表水斷面、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一季度地表水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水質排名第七,全市生態環境安全形勢保持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