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錢給物,不如有個好組織。“群雁高飛頭雁領”,鄉村振興需要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組織領頭人。
村民委員會作為群眾性自治組織,近年來“自治”的定位有逐步淡化的傾向,村委掛的牌子不斷增多,承擔的事項也隨之增加,村干部的精力很大部分耗在反復完善臺賬、應付檢查上,長此下去,勢必影響村級各項事業的發展。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無疑為村級組織和村干部松了綁,讓他們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為不斷提高農村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組織保證。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旨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意見》以增強村級黨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整體效能為主線,以為村級組織和村干部“松綁減負”為目標,以推動黨政機構、群團組織工作思路和作風務實轉變為保障,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成果,加強源頭治理和制度建設等,正好契合了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提高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給錢給物,不如有個好組織。“群雁高飛頭雁領”,鄉村振興需要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組織領頭人。《意見》特別提出,把村級組織和村級干部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不斷提高農村基層治理水平,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組織保證。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及時回應鄉村振興過程中的思想困惑,量化權力與責任,讓基層黨員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上,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說一千道一萬,落實是關鍵。《意見》的準確實施,需要所有黨員干部“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不斷創新領導方式、工作方式、活動方式,使其更加符合服務黨員和群眾的需要;需要根據《意見》,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管用有效的規范村級組織設置方式;需要強化責任保障,推動《意見》的貫徹落實,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特別是縣、鄉、村級黨組織書記抓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本領;需要強化監督指導,使《意見》貫徹凸顯鮮明特色、服務成為重要主題、創新成為不竭動力,推動黨的基層組織更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群眾關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