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吳艷虹
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文化。市兩會期間,《梧州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利用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的審議過程中,眾多市人大代表暢所欲言,提出意見和建議,期待我市的紅色文化遺存得到有效保護,紅色文化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和利用。
梧州是廣西紅色革命的搖籃和中共廣西地方黨組織的策源地。市人大代表、藤縣文聯主席鄭彬昌圍繞“紅色文化立法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表了看法。他認為,紅色文化立法,就是讓大家時刻銘記來時的路,銘記初心使命,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具有深遠的意義,《條例》的制定實施,能夠促進紅色資源保護和弘揚革命精神這兩項工作在新的起點上駛入快車道。
良法貴在落實。市人大代表、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蔡偉波表示,《條例》實施后,宣傳思想戰線將精心組織活動,做好四項工作:一是落實條例規定的宣傳部門的職責,牽頭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做好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利用的統籌、協調工作;二是發揮梧州日報社、市廣播電視臺等市級新聞媒體,以及政務新媒體矩陣、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全市66個鄉鎮(街道)的融媒小鎮(街道)宣傳優勢,通過新聞報道、新聞發布會、領導專家訪談等方式開展《條例》的宣傳;三是運用紅色資源,豐富愛國主義教育載體,深化愛國主義等教育;四是鼓勵、支持紅色主題文藝作品的創作和傳播,如粵劇《抉擇》、廣播劇《肝膽相照大同行道》、紀錄片《紅色豐碑》等。
蒼梧縣現存有3處列入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紅色革命遺址遺存。市人大代表、蒼梧縣文化局文化館副館長鐘寶渝表示,文化部門要扎實做好保護工作,加強統籌規劃,進一步加大紅色舊址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不斷提升相關工作的科學性,加快梧州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讓紅色文化資源為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少年成長要有紅色文化滋養?!笔腥舜蟠恚堐椎谝粚嶒炐W校長紀承國說,紅色文化作為中國最鮮活的歷史教材,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紅色基因,是一座“紅色寶庫”和“精神富礦”。教育部門應該推進紅色文化課程建設,把紅色文化優勢轉化為愛國主義實踐行動,引導青少年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厚植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賡續紅色血脈、提振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