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吳小華)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人工增雨如何實施?3月18日,市氣象臺舉辦“氣象探索之旅氣象開放日”活動,市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通過參觀氣象科普基地、天氣雷達站等地方,了解氣象科普知識,探索氣象奧秘。
一走進天氣雷達站,市民就被一排排圖文并茂的氣象知識展板所吸引。“這些展板內容可以讓孩子們直觀地了解氣象知識以及各類預警信號的圖標和含義,非常有意義。”市民陳先生說。
在氣象科普基地內,孩子們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施充滿了興趣,但由于太陌生,不敢太靠近。“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能夠‘呼風喚雨’的寶貝。”市氣象臺的講解員解釋道,人工降雨原理就是根據不同云層的特性,氣象臺在合適時機通過飛機或者火箭向云層中噴灑催化劑,促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在講解員的幫助下,孩子們還近距離體驗了人工降雨的操作過程。
當天上午,市氣象臺的工作人員還圍繞世界氣象日主題“天氣氣候水,代代向未來”,與市民進行互動交流,普及氣象知識。市民近距離接觸百葉箱、日照計、雨量桶、風向標等觀測儀器,了解怎樣測量氣溫、降水、濕度、日照和氣壓等,直觀感受氣象科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