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朱元冬 通訊員 雷開偉 何金孔
近年來,我市在開展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全市上下認真按照創建要求,協調聯動、精準發力,大力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水平。其中,市消防救援支隊及各縣(市、區)消防救援隊伍凝心聚力、實干擔當,堅定“創則必勝、創則必成”的勇氣信念,主動融入創建發展大局,全體動員、踔厲奮發,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消防為人民”的錚錚誓言,助力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戰。
統籌推進創建落地落實
在創建工作中,市消防救援支隊集中力量、壓實責任,發揮消防救援隊伍與人民群眾貼近、聯系緊密的職業優勢,發動全市消防指戰員投身創建工作大局,設置了“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叫響“我是黨員我先上”“我的崗位我負責”,奮力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沖鋒號。
為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市消防救援支隊成立創建工作第十一專班,明確機關各科室、各城區消防救援大隊的工作職責,深化拓展創建“雙報到”單位包聯創建城市社區、精準落實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工作責任。同時,通過每天匯總工作情況、每周進行工作通報、每月聽取情況匯報的形式,強化責任擔當,對標創建工作要求,聚焦重點、難點問題,把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責任人。
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治理
“由于我們小區是老舊小區,之前車主只能把電動車推回家里或者停放在樓梯間充電,因此而發生過意外事故。在小區新建了規范的電動車充電場所后,大家都愿意把電動車統一停放到該場所充電,而且有工作人員管理,既安全又放心。”日前,長洲區梧松生活小區的居民說。
為全面配合創建重點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市消防救援等部門在全市范圍內持續開展消防安全綜合治理,落實部門一把手親自抓、親自管,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攻堅,凝聚合力,整體作戰,分片包干、綜合整治,嚴管重處、高壓推進的治理模式。市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各有關職能部門,對農貿市場消防設施是否完備,市場周邊占用堵塞消防車通道等違法行為進行聯合執法;深入背街小巷對占道經營、車輛亂停放、空中飛線等開展專項整治;對交通場站定期開展科普宣傳和應急疏散演練。截至目前,共檢查市區農貿市場72家次,交通場站6個,清理消防車通道116條,清理電動車充電飛線9700米,發現整改火災隱患1002處,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4份。
在創建工作中,全市上下堅持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群眾成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受惠人。我市制定印發了《梧州市消防車通道管理規定》,將《梧州市電動車充電消防安全管理條例》納入地方性法規立法,連續兩年將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安裝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規范電動車充電場所規劃、建設、管理3個環節。
2022年以來,梧松生活區、京梧片區等老舊小區和自建房區域等228個小區(單位),已建設13000多個電動車充電端口并投入使用。此舉切實解決了無人建設、無人管理、無處充電的困境,從源頭上消除飛線充電等安全隱患。
深化拓展志愿服務形式
“提、拔、握、壓,是滅火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也就是提起滅火器,拔出保險插銷,握住噴管噴頭,壓下握把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即可。”7月27日,長洲區消防救援大隊組織大學生消防志愿者和消防公益宣傳隊伍來到巴黎春天小區,向長洲區興龍街道工作人員及小區居民開展自救互救技能培訓,志愿者向大家詳細介紹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協助大家進行實操體驗。
像這樣多方聯動開展志愿服務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大亮點。近年來,市消防救援支隊積極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為我市創建工作錦上添花。該支隊按照“工作在單位、服務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形式,積極聯合社區、共建單位共同簽訂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結對共建協議,確定聯絡專員,定期組織活動,共同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青年文明號開放等系列主題活動。截至目前,支隊及各大隊參與扶貧幫困、環境清潔、交通勸導、消防知識宣傳等活動共計38場次,服務人數242人次,服務時長298小時。
此外,我市組建了市消防宣講團、大學生“藍馬甲”、騎樓城“紅袖章”等多支消防志愿服務隊伍,走街串巷、上門入戶,定期深入街道社區、企業單位以及居民小區等,宣講消防法律法規,普及消防安全常識,幫助群眾排查火災隱患,組織開展疏散逃生演練等主題活動。通過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讓消防志愿服務更加接地氣,貼近群眾的日常生活,融入創建工作的方方面面,營造文明、和諧、安全的社會環境。
守護安全“小家”,共創文明“大家”。我市各級各部門將繼續凝心聚力齊奮斗,實干擔當創文明,持續發力,為梧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