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蒙山縣積極探索打造村級“家門口”養老服務模式,謝村養老日間照料中心于去年投用。該中心建筑面積約220平方米,設置了老年人休息室、文化娛樂室、康復室等功能室,是老年人“家門口的養老樂園”。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打造養老日間照料中心是蒙山縣做好養老服務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該縣不斷擴大普惠養老服務供給,今年已完成對14個五保村、幸福院的維修改造,已完成5個小區日間照料中心項目改造,接下來,該縣計劃推進275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 和城市相比,農村地區資源匱乏,存在著“留守老人”現象,加上居住條件較為艱苦,民眾普遍收入水平較低,農村老年人很容易受到孤獨和失落的困擾,而他們的子女由于工作原因很少在身邊照顧和陪伴他們。因此,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愛力度,建設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鼓勵和推廣“家門口”養老服務,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蒙山縣的做法為探索打造村級“家門口”養老服務模式開創了先例,值得各地借鑒。 據了解,在我市一些鄉村之前也建有五保樓、幸福樓,但這些設施基本上被閑置或作他用,違背了建設這些設施的初衷。如今,農村養老問題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在當前養老設施缺乏,養老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可考慮把這些閑置的設施利用起來,通過對這些老舊的房屋進行改造,用到服務農村養老上來,使這些閑置的設施能做到物盡其用,著力打造成農村老年人在“家門口”養老的樂園。 農村養老服務要考慮可持續發展,目前,農村養老主要依賴于政府投入和社會救助,這種模式難以長久維持,要通過培育農村養老服務市場,引入社會資本和社會組織,推動農村養老市場化、專業化發展。養老問題不單單是政府和家庭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責任。因此我們要倡導全社會的關愛與參與,要鼓勵和引導更多的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參與到農村養老服務中,發動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農村養老事業中,共同為農村老人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 相關部門要聚焦農村居家養老難題,積極打造村級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探索出一條“以政府為主導、村級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的新路子,實現農村留守老人從“養老”到“享老”的飛躍,真正讓老年人樂享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