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據報道,梧州市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八天,接待游客342.6萬人次,與2022年同比增長129.36%,實現旅游消費25.06億元,與2022年同比增長188.95%。
當前,正值文化和旅游行業恢復強勁勢頭,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打好組合拳,開展系列宣傳推廣,做好“引客入梧”工作。 做好文旅項目宣傳。梧州市旅游景區景點較多,有明朝兩廣總督府、龍母廟、中山紀念堂、李濟深故居等;“非遺”項目各具特色,有六堡茶制作技藝、梧州粵劇、藤縣獅舞等文化類“非遺”項目,還有龜苓膏、冰泉豆漿、紙包雞等許多美食類“非遺”項目。這些文旅項目是“引客入梧”的基礎,不但要打造好,而且要做好宣傳推廣,采用抖音、快手、直播等新媒體,與推介會、文藝演出等傳統宣傳方式相結合,進行廣泛宣傳,如《梧州日報》每周都刊登介紹粵桂瓊十四市的景區景點和風土人情相關內容,梧州市也可以利用外地新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等平臺向游客大力宣傳梧州文旅項目,吸引游客“到梧一游”。 出臺“引客入梧”優惠政策。目前,旅游市場競爭激烈,各地都使出實招,搶奪客源。梧州市毗鄰粵港澳大灣區,要利用好地理優勢,出臺優惠政策,擴大粵港澳大灣區的客源。如:采用“機票(車票)+酒店”“機票(車票)+景區”“1景區+N景區”、專機(包機)、專列(包列)、以獎代補、景區、酒店實施打折優惠等辦法,加大“引客入梧”力度,刺激旅游消費,激發旅游市場活力。同時優化旅游環境,完善旅游服務,全力打造旅游新體驗,讓游客們住之安心、食之放心、購之稱心、游之舒心。 設計精品旅游線路。除了精心設計“近看梧州?嶺南風情游”“茶船古道?六堡茶韻游”“岑山秀水?鄉村休閑游”“詩畫石表?邂逅丹霞游”“康養蒙山?療愈悅心游”等覆蓋各縣(市、區)的旅游精品線路外,還可實施“紅色+”“非遺+”“文化+”“旅游+”等戰略,創造最優線路,形成環線,讓游客不走回頭路,推動文化、旅游及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培育新業態。 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動員各在梧商會、同鄉會等參與“引客入梧”工作,發揮他們的橋梁紐帶作用,多宣傳梧州、推介梧州。此外,旅游協會是梧州市政府和企業、企業和企業之間的橋梁,是協調多方關系的紐帶,要進一步發揮協會服務社會、服務政府的作用,當好政府幫手,助推旅游發展,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舉辦文旅活動、旅游企業對接交流會、梧州旅游線路產品采購會等,助力旅游企業“引客入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