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wǎng) > 專題報道 > 正文
        將軍本色是詩人
        ——李濟深抗戰(zhàn)詩詞賞析
        時間:2023-11-16 來源:梧州日報 作者:曾 強 編輯:陳虹熹

        李濟深先生在少年時期就立下了“但令身許國,何必列王侯”的壯志和抱負(fù)。他一生的詩詞作品中,抗戰(zhàn)詩篇約占三分之一。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家、民族危亡之際,將軍以詩言志,也表達(dá)了他的抗戰(zhàn)文化思想。李濟深抗戰(zhàn)文化的核心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愛國主義是李濟深抗戰(zhàn)文化一以貫之的核心和原動力。為救亡圖存,為爭取民族獨立富強而奮斗,是他的愛國思想的重要基礎(chǔ)。

        1945年3月,李濟深參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紀(jì)念大會時所作詩詞。 (圖片選自中央文獻(xiàn)出版社《李濟深畫傳》)

        在目前所收集到的李濟深先生約二十首抗戰(zhàn)詩詞中,他表達(dá)了對國難當(dāng)頭、山河破碎的深切憂憤,報國無門、憂國憂民的惆悵,同時也抒發(fā)了誓死堅持抗戰(zhàn)的決心和對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體現(xiàn)了一個政治家、軍事家不畏強敵的大無畏豪邁精神。其中一部分詩詞是他在桂東南和粵西地區(qū)敵后抗戰(zhàn)時創(chuàng)作的。

        “兩廣事變”期間,李濟深積極參與“六一”運動,進(jìn)行反蔣抗日活動,面對日軍鐵蹄下的黑水白山、災(zāi)難深重的同胞,他在《“六一運動”感懷》詩中寫道:

        萬方多難此來游,風(fēng)景千般一樣愁。

        黑水白山何處是?幾回翹首幾低頭。

        1937年南京淪陷,李濟深寫下《哀金陵四絕》,以抒心中積憤:“十年王氣付輕塵,幾萬雄師委敵人。不是六軍忘報國,輸將敵愾向誰論。”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李濟深痛感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異常悲憤,吟誦《國難抒懷》:

        國難方殷寇正強,存亡續(xù)絕費商量。

        可憐責(zé)任成虛負(fù),到處游觀沒主張。

        風(fēng)景縱佳游興減,江山依舊主無常。

        應(yīng)知巢覆無完卵,幾度登臨幾斷腸。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馮玉祥將軍呼吁團結(jié)抗戰(zhàn),反對妥協(xié)分裂,贏得各界人士敬重。1941年11月,馮玉祥六十壽辰,李濟深作詩相贈,高度評價馮玉祥將軍反對投降、呼吁團結(jié)、力主抗戰(zhàn)、堅持民主的氣節(jié):

        “鯨鯢不剪,起陸來侵,凡有血氣,疾首痛心。爰召義旅,捍御惟忱,長城萬里,匪合斯今。寇即深入,干戈載戢,先生力諍,至于垂泣。烈風(fēng)迅雷,一以當(dāng)十,抗戰(zhàn)四年,千仞壁立。”

        李濟深就任桂林辦公廳主任期間,寫了《桂林書感三絕》,其中有“伏波功業(yè)今何在,留得江山騁敵騎”句,表達(dá)了報國無門的憂憤,渴望馳騁沙場、揮戈殺敵的決心。

        其一

        躑躅江干有所思, 浪花點點濺征衣。

        可憐家國無窮恨, 綠水青山總不知。

        其二

        千百平疇無限好, 滿腔憂憤有誰知。

        伏波功業(yè)今何在, 留得江山騁敵騎。

        其三

        匡時無計費綢繆, 烽火連綿百二州。

        最是桂林山水好, 也教風(fēng)鶴使人愁。

        1944年7月,李濟深撤離桂林,抵達(dá)賀縣(今賀州市),與疏散到那里的何香凝、梁漱溟等民主人士商談敵后抗戰(zhàn)救亡工作,召開各界人士大會。李濟深發(fā)表了堅持抗日的演說,并在賀縣浮山作《題浮山詩》:

        臨江江水去悠悠,卻有浮山水上留。

        縱歷洪濤千萬劫,依然砥柱障中流。

        詩中表達(dá)了李濟深“縱歷千萬劫”,仍不惜安危、誓做抗戰(zhàn)“砥柱”的決心。

        1944年夏,桂林告急,李濟深回到蒼梧,以桂南、粵西為活動范圍,開展敵后抗日武裝斗爭。一批進(jìn)步文化人隨李濟深到蒼梧大坡山。他們在李濟深的支持下,創(chuàng)辦了《南報》,向群眾傳播抗戰(zhàn)消息。在創(chuàng)刊號上,刊發(fā)李濟深送來的感懷詩,抒發(fā)對抗戰(zhàn)必勝的堅定信念:

        其一

        堪嘆中華被日凌, 赧顏一味哭秦廷。

        官家長策真難解, 袖手何能看敵平。

        其二

        失了華南我棄家, 堅持抗戰(zhàn)走天涯。

        平臺大捷曾殲寇, 誰說神州是散沙。

        1945年1月,李濟深和狄超白、胡希明、舒宗鎏、尹時中、李文欣,以及次子李沛金等一行二十余人,到岑溪、容縣、北流、玉林、陸川、茂名、羅定、玉南等地聯(lián)絡(luò)民主進(jìn)步力量,沿途發(fā)表演說,慷慨陳詞、奔走呼號,發(fā)動群眾抗日。李濟深在這段“南巡”期間寫下了《過北流》《路過玉林》《趕茂名》《紀(jì)念黃花節(jié)》等詩作。《過北流》表達(dá)了詩人憂國憂民而一時難以釋懷的沉重心情:

        輿馬分馳到北流,兩旁父老盡凝眸。

        時人那解余心苦,惆悵將軍已白頭。

        1945年3月,李濟深到廣東羅定,與蔡廷鍇等舊部商議在兩廣的西江指南,發(fā)動和組織民眾武裝抗日。中共廣東臨時省委和東江縱隊根據(jù)中央指示,表達(dá)了中共支持李濟深抗日民主方針、希望通力合作的愿望。在羅定游擊指揮部,李濟深參加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紀(jì)念大會,對抗日游擊隊員發(fā)表講話,有感而發(fā),怒斥國民黨當(dāng)局消極抗日,有愧于辛亥革命先烈。

        為挽危亡肯顧身,對揚先烈倍傷神。

        年年紀(jì)念黃花節(jié),不愧黃花有幾人。

        李濟深先生的抗戰(zhàn)詩篇,多寫于抗日戰(zhàn)爭最危難或他個人最為憂憤傷懷的時刻,字里行間積憤難平,沉郁寡歡,既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的愛國情懷,又有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以及誓言“堅持抗戰(zhàn)走天涯”的戰(zhàn)斗氣概。

        參考文獻(xiàn):

        1.李煜平、李昭選編《李濟深詩詞對聯(lián)選》,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2.民革中央宣傳部編《李濟深詩文選》,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版。

        掃一掃,閱讀更多“講好梧州故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图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