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六堡茶產業發展又傳來好消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公布第八批“國茶人物·制茶大師”、第三批“國茶人物·制茶能手”和首批“國茶人物·茶業品牌官”調查結果,梧州市中茗茶業有限公司的李訪和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的謝加仕獲評“國茶人物·制茶大師(黑茶類)”,廣西梧州茶廠有限公司的黃進達獲評“國茶人物·制茶能手(黑茶類)”,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的蔡俊麟獲評“國茶人物·茶業品牌官”。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國茶人物·制茶大師”和“國茶人物·制茶能手”推選旨在展示和傳承我國傳統茶葉加工制作技藝,鼓勵推動各茶葉主產區域單位和個人對代表性制茶工藝進行傳習推廣與科學創新。而“國茶人物·茶業品牌官”的推選則進一步引導企業加強品牌人才培育,推動我國茶葉企業品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梢哉f,這四個人入選“國茶系列人物”稱號,將為六堡茶產業的科學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術保證。 俗話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繁榮興旺的產業背后,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這一點,在六堡茶產業的發展中顯得格外突出。 近年來,我市實施“三師”工程,大力培育一批制茶師、茶藝師、評茶師等專業人才,提高六堡茶權威認證和專業鑒定水平。而且,通過“引將才、培匠才、借外腦”等方式,我市從浙江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引進一批茶學專業人才,提升六堡茶產業的科研水平。目前全市已有約400名后備人才、50名核心專家。不僅如此,我市還大力培育具有傳承技能、示范帶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六堡茶制作技藝傳承人,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講習所,傳承傳統技藝和茶文化。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5個“國茶人物·制茶大師”、4個“國茶人物·制茶能手”、1個“國茶人物·茶業品牌官”。 由此可見,人才是第一資源,六堡茶產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人才。我市要把六堡茶產業打造成為廣西千億元茶產業的“半壁江山”,就必須抓好“茶苗、茶園、茶企、茶師、茶市、茶城”這六大關鍵環節中的“茶師”環節,在茶領域技能人才培養上始終高度重視,不斷加大培育高素質的茶產業發展人才的力度,使這些人才成為助力茶產業提速發展的核心動力。 我們要在人才需求上精準滴灌。有關部門要既看當前、又兼顧長遠、更立足實際,從六堡茶產業發展需求出發引才引智,既對照關鍵環節明確所需人才類型,又深入分析研判人才綜合素質、專業技能等,確保人才的規模、質量、結構與六堡茶產業發展相配套,讓每一個茶產業人才都能在六堡茶產業的各個環節找到舞臺,從而實現“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目的。 我們要在政策落實上說到做到。近日,我市出臺相關政策,從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方面給予六堡茶產業人才支持,為做大做強六堡茶產業聚力賦能。政策中的不少條款,都涉及到資金的支持,這在我市可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實屬難得。我們必須把一些涉及資金投入的條款落實到位,以此來彰顯我市對茶產業人才的求賢若渴、說到做到的態度,從而促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引導技術、資金、科研資源向六堡茶產業匯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