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甘沁雨 通訊員 盧煥霞 潘金菊)“污水經過處理,水質達到國家標準后,可以用來灌溉農田。”近日,在龍圩區智慧水務平臺,負責平臺運營的梧州博亞濤環保集團農村小微污技術總監張亞文介紹,污水站運行采用智能化模式,村民的生活污水通過管網自流,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格柵池,經過過濾,再流入調節池,最后經過消毒方可達標排放。
張亞文所說的是龍圩區全域農村污水智能巡維系統。“該系統以龍圩區四個鎮為監控對象,監測數據將全部反映在廣西梧州市數字農業產業化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農業產業化數字綜合治理中心的電子顯示屏上,可實現對四個鎮污水處理即時數字化監控。”龍圩區發展和改革局工作人員任皓說,這是今年以來龍圩區全力打造的廣西梧州市數字農業產業化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該區實現數字鄉村治理、數字農業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的一個亮眼表現。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518.40萬元,重點建設一個農業產業化數字管理平臺,以及農業產業數字管理綜合展示中心、農業產業化數字綜合治理中心、數字農業信息發布中心等七個中心。
目前,龍圩區龍頭農業企業稻漁生態種養示范基地和“溜溜番茄”種植基地等已聯入該項目,通過農業產業數字管理綜合展示中心監測管理,實現了對農作物的產業土壤、水分、光照等多樣環境參數進行及時調節。
此外,依托當地茶葉行業的產業規模及梧州茶葉交易中心的平臺運營能力,該項目通過聚集產業資源與行業客戶,形成產業上下游聯動、線上與線下聯動的綜合性茶葉交易平臺,可實現即時交易,還能為茶企提供各類茶品的數據。目前,該項目已引進茶企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