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
去年,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健全“五大體系”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四種能力”,實現了事故起數、受傷人數、較大事故三個下降,杜絕了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為加快打造“一極三城”建設“四個梧州”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新余市渝水區一臨街店鋪火災事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深刻吸取教訓,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進一步壓實安全生產責任,認真排查隱患,狠抓工作落實,堅決遏制各類安全事故多發連發勢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因此,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寧可百日緊,不可一日松”“安全不容懈怠,生命重于泰山”。對于安全生產工作,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之心。當前,正值年初,處于各類安全穩定風險交織疊加、事故隱患突出的重點時段,全市各級各部門必須始終繃緊安全生產之弦,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保持清醒認識,拿出務實舉措,以較真碰硬的精神,把安全生產抓緊抓好抓實,確保各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舉起安全的“敲釘錘”,擰緊安全的“螺絲帽”,敲響安全的“警示鐘”,讓安全生產成為一種行動自覺,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發生。 我們既要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全面開展本行業安全生產排查整治,并且更加注重督促企業主動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落實責任措施,全力遏制事故發生。 我們也要以“處處如履薄冰”的危機感,統籌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重點行業領域隱患排查治理等重點工作,完善全鏈條監管責任,抓好新業態、新領域安全監管。 我們還要建立健全以風險治理為中心的制度體系,聚焦突出問題,讓法律“長牙”、讓執法“生威”,以制度剛性落實責任,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沖擊的同時,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維護安全生產,推動形成“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社會氛圍,從根本上筑牢安全生產的人民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