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袁欣 李珈毅)守牢“米袋子”、穩住“菜籃子”、托起“果盤子”、提升“魚簍子”、擴大“茶園子”……今年以來,長洲區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在保障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實施穩產增收“五大”行動,大力招引優質農業項目,培優育強特色產業,切實增強農業發展潛力。一季度,該區農林牧漁業產值同比增長6.08%,位列全市前茅,實現“開門紅”。
發展設施農業激發活力
初夏時節,萬物并秀。一邊綠油油的蔬菜苗長勢正旺,另一邊一群群小魚苗歡騰跳躍,這里是位于長洲區紅嶺街道龍新村的壹然智慧農業基地。
一個月前,該基地首批1.8萬尾魚苗在這里入池“安家”。“我們養殖的魚類主要有鱸魚、鱖魚等,都是附加值比較高的品種。”基地負責人盧炳成表示,該基地主要采用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模式,通過在魚類養殖尾水上種植蔬菜,再利用蔬菜生長時對氨、氮、磷需求高的特性凈化養殖尾水,水質得到凈化后回到魚池,最終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魚菜共生模式。
據了解,該基地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計劃投資200萬元,規劃建設蔬菜大棚5畝,水產養殖圓桶20個,目前,該基地已完成總工程量的20%。“基地建設過程中,我們還將通過引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養殖過程的實時監測和智能控制。”盧炳成說。
發展設施農業是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長洲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長洲區通過深挖各村特色,突出發展設施蔬菜種植、設施畜牧業、設施漁業、設施茶園建設,加快推進紅嶺壹然智慧農業基地項目、富萬村200畝設施果蔬項目等一批設施農業項目建設,為該區農業轉型升級增添活力。一季度,長洲區農業產值增長4.47%,林業產值增長21.2%,漁業產值增長4.8%,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增長5.51%。
推進“茶文旅”融合發展
進入5月,春茶采摘已基本結束,立夏節氣拉開了夏忙的序幕,長洲區摩天茶海的茶園內,工人們開始忙著夏茶采摘。
“我們六堡茶加工項目也在加快推進,預計6月可實現投產運營,屆時將為茶園夏茶的生產提供有力保障。”摩天茶海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生產線結合現代制茶理念和當地特色茶葉加工工藝定制化設計,在茶葉加工過程可實現自動化,有效保障茶葉生產過程精準、穩定、可控,是廣西首條大批量生產的六堡茶初制生產線,投入使用后將進一步推動我市六堡茶全產業鏈提速、提質、提效。
今年以來,長洲區加快推動六堡茶產業發展,大力實施生態茶園建設工程,推進摩天茶海、倒水鎮三貴村、長洲鎮龍平村、紅嶺街道龍新村等片區的茶園建設,全力完成2023-2024年冬春生態茶園種植任務。同時,該區著眼六堡茶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通過政策扶持、項目支撐,支持芙葉、盛豐、東方美人茶等骨干企業快速發展,切實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探索開發“茶旅+康養”等茶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六堡茶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今年一季度,長洲區已完成新建生態茶園種植800畝,茶園總面積達1.45萬畝;茶葉總產量約34.62噸,同比增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