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大井井水清澈見底。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周偉武/攝
經過修復和保護的樟木古街風貌依舊。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周偉武/攝
掃一掃觀看視頻
文化中國行
漫步歷史文化街區 賡續城市發展文脈
立秋的陽光穿透云層,照進岑溪市樟木古街的“樟木大井”。
井水清澈見底,兩條錦鯉悠然自得,引得游客駐足拍照。“井水甘甜,我們都是喝它長大的。”樟木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梁斌向游客講述古街的“前世今生”時,舀起一勺甘洌的井水暢快飲下。
一口古井,承載著一段悠長的歷史。樟木古街,位于岑溪市區東面,始建于明末清初,擁有店鋪及民居278間。街道由青磚或石線鋪就,如今仍保留著樟木大井、鄧公廟、廻龍社、水月宮等文物保護單位和景點。
記者隨梁斌來到古井旁的石碑前,看見上面記載著樟木大井已有200多年歷史,被譽為岑溪四大名井之首。清末舉人李樹楷曾贊美它“大井潤千家”。
“岑溪的豆腐釀很出名,最早就是用這口井水制作的。”梁斌介紹,樟木古街也稱“樟木圩”,因曾經盛產樟木而得名,是岑溪最古老的街區之一。他從小在這里長大,對這里的一切如數家珍。當年街上的商戶用這井水泡茶、釀酒,十里八鄉的鄉親都贊不絕口。
數百年來,樟木大井滋養著古街上的商賈。
沿古街西行,曲徑通幽,歷史厚重感撲面而來。街道兩邊的建筑古色古香,以清代風格居多,前店后房,民居多內置樓閣和天井。
大多數店鋪門前仍保留著商號牌匾,但已不再營業,敲門進去,屋主還能講述一番家族往事。“我的祖先是賣炸油豆腐的,這門手藝傳了100多年?!痹谔┖闵烫?,屋主林海拿出一個古老的竹簍,那是其祖上傳下來的生產器具。
“泰恒、亨昌、益泰、仁和隆等都是當年岑溪著名的商號,每個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九旬老人李啟漢坐在家門口乘涼,他的祖上經營茶葉生意。他說,這條街曾經非常繁華,多家店鋪經營著來自蘇杭的商品。清光緒年間,在樟木圩開設的茶莊多達16間,這里是嶺南茶馬古道的重要節點。直到20世紀中葉,這里的商貿活動才逐漸減少。
漫步古街,觸碰那些經歷歲月洗禮的老鋪大門,耳邊似乎能聽到往昔的喧囂,《清明上河圖》中的熱鬧場景仿佛重現眼前。如今,保護和開發樟木古街變得日益緊迫。
“我們采取‘修舊如舊’的方式修繕樟木古街,保留原有風貌?!贬擎傸h委宣傳委員謝永祿說,自2014年起,古街的保護修繕工作就已開始,包括修復街巷、商鋪、廟宇等。
在古街入口處,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機,租下老舊店鋪,改造成老茶館、咖啡店等?!罢聊竟沤钟泻艽蟮陌l展潛力。”老茶館老板陳丹丹說,她在這里開了四家店鋪,這兩年游客增多,生意也越來越好。
岑溪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劉綿一介紹,近年來樟木古街因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在網絡上走紅,吸引了一批特色商鋪入駐。據統計,這里每年接待游客約2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1000萬元。
■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周偉武 通訊員 王榮華 歐曉斌
《 廣西日報 》( 2024年08月10日第 0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