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益銘)日前,在藤縣金雞鎮平山村的中恒道地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工人們正在基地里除草、施肥。平山村的村民張棟說:“以前務工的地方離家較遠,每天早出晚歸,現在,我在家門口打工,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
據了解,該示范基地采取“政府+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采用訂單帶動、利潤返還、勞務合作等措施帶動中藥材種植。目前,種植示范區3000多畝,種植苦玄參、廣金錢草、五指毛桃、兩面針等多個品種。同時,示范基地通過大力推進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帶動地方經濟,以中藥材種植產業帶動鄉村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鄉村產業興旺。
這是我市推進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的成果之一。近年來,我市建立健全“基地+公司+經營主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技術培訓、金融扶持、龍頭帶動等措施,培育和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中藥材產業。與此同時,我市鼓勵中藥材種植企業引良種、推良法,提高技術水平,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科技創新”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中藥材在種植、加工領域中的科技含量。
為抓好示范基地建設,我市以建設藤縣中藥材基地示范縣、蒙山縣中藥材示范基地項目等為契機,進一步推動中藥材種植提質增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主要栽培品種有巴戟天、廣佛手、茯苓等20多種,去年種植面積達6.20萬畝(農業部分)、收獲產量2.45萬噸,產值3.296億元。
目前,我市種植的葛根、砂仁、山藥等藥食兩用藥材豐富,這有利于擴寬市場銷售渠道,帶動中藥材種植、加工和銷售等全產業鏈發展。下一步,我市將重點發展林下種植茯苓、益智、砂仁等特色中藥品種,進一步拓展中藥材種植,發展“桂十味”和31個廣西區域特色藥材,加強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加快推進中藥材與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重點打造近郊都市農業和休閑康養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