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黃瀟凱)今年以來,長洲區堅持把推深做實“林長制”作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科學利用林下資源,持續推進林下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融合助農增收,不斷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近日,在位于倒水鎮富萬村的林下中草藥種植基地內,五指毛桃、牛大力等中草藥,長勢良好;平石村林下養牛基地里,膘肥體壯、毛色發亮的黃牛正在山林里悠閑吃草;平浪村林下益智果種植基地正值采收季,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清香……林下經濟項目是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長洲區充分利用廣闊的森林生態資源和自然氣候條件優勢,在制度保障、科學規劃、多點發力、創新模式上下功夫,多樣化發展林下經濟,實現林下經濟多點開花。
據長洲區林業局負責人介紹,城區林長把握該區林下經濟發展“方向盤”,加快推進集體林權流轉,引導林業規模化經營;鎮級林長抓落實,做好項目落地全過程服務;村級林長主動配合,積極參與解決項目落地涉林問題,在三級林長齊發力全力保障下,長洲區流轉林地約5.8萬畝,其中用于林下經濟發展的林地達1.3萬畝。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長洲區以項目為抓手,全面實施林長制林草資源管理網格化“四個一”基礎工程,將該區劃分為6個片區,每個片區選派2名林業科技特派員進行專門服務,深入項目現場提供技術指導、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性問題……各片區林業科技特派員通過系列舉措,助推林下經濟項目提質增效,先后建成了自治區林下經濟示范項目3個。
點“綠”成“金”,帶動林農增收致富是落腳點。近年來,長洲區將林下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效融合,利用豐富的林地資源大力發展林藥、林果、林下養殖等林下經濟新業態,并建立了完善的聯農帶農機制。
據統計,長洲區各林下經濟基地共吸納了200多名脫貧戶參與就業,平均每戶增收達5000元,興綠富農效果良好。今年1至8月,長洲區實現林下經濟總產值7.6億元,同比增長6%,林下經濟已成為長洲區林農增收、林區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