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子萃 通訊員 梁亮)近日,《梧州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明確梧州市及各縣(市、區)、園區在2024至2025年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采取措施、責任要求等,致力于在未來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打好“十四五”大氣治理“收官戰”。
據了解,《方案》從八個維度明確了具體措施,涵蓋產業結構優化、交通結構升級、面源污染治理及多污染物協同減排等多個方面。《方案》提出,要深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到2025年淘汰6300千伏安及以下鐵合金礦熱電爐;持續推進交通結構優化調整,2025年全市鐵路、水路貨運量占比超50%,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覆蓋率不低于60%;強化面源污染治理,2025年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80%左右,縣城達70%左右;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全市80%以上的鋼鐵產能2025年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
為確保各項措施得到有效執行,《方案》明確了責任部門,并建立嚴格的考核與監督機制,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對本行政區域內空氣質量負總責,將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梧州市政府將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共同推動“梧州藍”成為常態。
市生態環境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方案》的出臺標志著我市在大氣治理領域邁出新步伐。“十四五”以來,我市連續三年完成自治區年度空氣質量考核指標,環境空氣質量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截至2024年9月25日,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8.9%,高于考核目標2.5個百分點,排名全區并列第5;PM2.5濃度為21.1微克/立方米,優于考核目標6.1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區并列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