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吳艷虹)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長洲區豐業新苑小區設計圖紙上有兩個出入口,但始終只有一個出入口開放。其認為,單一出入口不符合安全規范,出現意外時,會存在來不及疏散風險。
豐業新苑小區18棟旁邊,是當初圖紙上的第二個出入口所在位置,現在周邊環山。梧州日報記者 吳艷虹 攝
9月27日,記者來到位于長洲區吉塘路的豐業新苑小區,小區大門寬敞,可以讓車輛、行人雙向通行。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保安、居民,他們均表示多年來小區只有面向吉塘路的出入口,暫時沒有發現第二個出入口。
居民高先生說:“我住在這里8年左右,一直都從這個大門出入,沒有聽說過有第二個出入口,如果有的話,那應該是好的,畢竟小區的住戶很多,萬一發生突發情況,起碼能多一個逃生的通道。”隨后,記者在小區內實地走訪觀察,發現小區除了大門外,其余三面環山,小區外圍是擋土墻,上面建有房屋。
那么,小區的設計圖紙上是否有兩個出入口?為什么多年來只開放一個?對此,記者向該小區物業公司了解情況。該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表示,近期,確實有數位居民前來反映,要求物業公司按照當初的設計圖紙,重新設置一個出入口,方便進出。
在物業相關人員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圖紙上的第二個出入口所在位置。該出入口位于擋土墻與18棟之間,是不到半米寬的排水渠,排水渠后也是擋土墻。“18棟后面就是擋土墻,墻上長滿了植物,上面是一棟棟私宅,全部有4層以上的高度。即使我們重設一個出入口,那居民怎么出入呢?這里根本就沒有出入的路。”該負責人表示,對于居民反映的情況,小區物業已經書面向長洲區大塘街道及社區反映,而擋土墻上面的房屋屬萬秀區東興街道管轄范圍。
對此,記者從大塘街道大塘社區了解到,該情況已獲悉并向上級部門反映,且沒有該小區當初的設計圖紙,因此也無從考究是否有第二個出入口的設計。鑒于目前的地理環境,該小區確實無法重新設置一個新的出入口,即使設置了,也沒有可供居民出入的道路。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了解到,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住宅小區應至少設置兩個出入口。根據現場調研及查看歷史資料等后,該局工作人員發現豐業新苑小區當初雖設置了兩個出入口,但后期周邊建筑建設速度較快,目前已無法滿足第二個出入口的使用條件,若條件達到,小區可提出申請調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