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APP梧州零距離
        梧州零距離網 > 聚焦梧州 > 正文
        以“奮進之筆”努力書寫 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寫在“梧州市教育提質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收官之際
        時間:2024-10-29 來源:梧州日報 作者:記者 甘沁雨 通訊員 滕瑜 盧欽全 編輯:陳虹熹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甘沁雨 通訊員 滕瑜 盧欽全

        教育,事關發展之本、和諧之要、民生之基。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把發展高質量教育擺在優先位置,大力實施教育提升工程,全面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推動梧州市教育總體水平邁入全區第一方陣。

        目標在前,使命催征。2022年,我市召開全市教育提質發展大會,吹響了梧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嘹亮號角,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推進力度、投入強度,深入實施梧州市教育提質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

        三年來,全市國家財政性投入170.31億元,“六大行動”各項指標全面完成,新增基礎教育學位4.3萬個;建成103個中小學、幼兒園教育集團和72個學區;率先在全區實現100%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全市高考600分以上人數、特控上線率(一本上線率)及本科上線率全面提升……

        春風化雨潤桃李。一組組數據滿載著我市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成果,一座座教學樓拔地而起,一批批學子沐浴陽光雨露茁壯成長,梧州兒女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提升。

        以“強基建”為支撐

        著力改善辦學條件

        今年的開學季,龍圩區愛琴海小區居民鐘璐蔓不似以前那般頭疼——隨著家門口的龍圩第二實驗中學正式投入使用,孩子就近上學問題得以解決。

        這所學校由原龍圩區政府南辦公區改造而成,秋季學期,1210名七年級新生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邁進嶄新校園。作為今年教育補短板重點項目之一,龍圩第二實驗中學建設以來,龍圩區政府、教育部門等各部門齊心協力,采取掛圖作戰、倒排工期方式,暢通教育建設項目綠色通道,僅用9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南辦公區搬遷和項目一期建設,有力破解了龍圩區學位供給難題。

        針對市區中小學、幼兒園學位不足的現狀,我市出臺了《梧州市中小學校幼兒園用地規劃和管理暫行辦法》,從源頭上確保教育用地。在推進市區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建設過程中,市委、市政府領導定期深入項目實地調研、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教育項目按序時進度推進。

        “市第十六中學、市第十七中學、龍騰小學、蒼海第二小學、龍圩第二實驗中學……在梧州,每年都有一批新學校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覃映霞說,三年來,我市爭取上級教育項目建設資金16.88億元,新建成學校44所,改擴建項目1144個,撤并小規模學校237所,新增基礎教育學位4.3萬個,公辦優質資源供給持續增加,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以“促公平”為導向

        著力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家門口”有了新學校滿足了不少地段內學生“好上學”的需求,但在此基礎上如何給市民群眾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呢?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勢在必行。

        梧州高級中學、市第七中學、市第十六中學加入集團化辦學,成立梧州高級中學教育集團。“教育集團就是教育發展共同體。”梧州高級中學教育集團理事會會長譚遠森說,自教育集團成立以來,三所學校穩步推進集團內管理共商、資源共享、課程共建、教師共進、學生共育、文化共生等舉措,讓學生們可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三年來,我們先后投入150萬元用于集團化辦學及聯合教研,1010萬元用于集團‘龍頭校’梧州高級中學基礎設施提升和創新人才培養項目,2200多萬元用于集團成員校市第七中學、市第十六中學校園建設,梧州高級中學教育集團辦學軟硬件得到質的提升。”譚遠森說。

        推進集團化辦學模式,是優化教育資源布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劑良方。目前,我市已建成103個中小學、幼兒園教育集團和72個學區,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建立幫扶結對關系,(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規模效應和疊加效應,促進優質資源共享,萬秀區等多個縣(市、區)和學校獲批自治區改革試驗區或試驗校。

        讓孩子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我市所采取的舉措不止于此。

        我市著力健全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振興發展,加快推動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

        三年來,我市新增自治區普惠性民辦園79所,自治區、市、縣示范幼兒園61所,在“幼有所育”的基礎上實現“幼有優育”;構建了“1+N”“雙減”政策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區域、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差距不斷縮小;新增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治區星級特色高中各一所,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占比達32%。

        以“抓改革”為突破

        著力增強教育發展內生動力

        不久前,記者走進市第八中學,在教師閱覽室看到,該校黨委書記吳蔚和年輕教師圍坐一起,探討教育工作。吳蔚問道:“你們認為班主任是一個什么角色?”一名年輕教師搶先回答:“我認為班主任是班級的監督管理者,也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的一舉一動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

        像這樣的教學研討,已經成為全市各學校的常態化工作。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是教育發展的永恒主題。三年來,我市堅持以改革創新破解教育發展難題,聚焦教育領域改革重點任務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激發教育發展動力。

        教育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我市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加快造就支撐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一方面,我市出臺系列管全局、管長遠的重大政策文件,通過直接面試、公開考試、特崗計劃、地方公費生培養等方式擴大優質師資“基本盤”,三年來,核定3.7萬個教師編制,保障教育人才配備。另一方面,我市以“三名”工作室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名優教師培養建設新路徑,174個“三名”工作室引領帶動超3000名骨干教師成長。

        同時,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我市積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唱響思政育人“主旋律”,在全區率先成立梧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研究院,并成立梧州市中小學創新人才、人文學科和藝術人才培養中心,形成“小—初—高—大學”貫通式人才培養鏈條。我市8項成果獲評廣西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并首次獲特等等次。

        教育事業,久久為功。在梧州教育事業發展歷程中,奮斗已成為主旋律。今后,我市將錨定目標,持續發力,推進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加速推進梧州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推動教育事業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以“奮進之筆”努力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