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作為社會服務的重要窗口,近年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以醫療服務的“小窗口”助推民族“大團結”。
該醫院緊扣工作實際,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推動黨建與業務雙融共促,通過學習、教育、宣傳等多種方式,強化職工的民族團結意識。該醫院通過建立和完善領導干部有關民族工作的體制機制,確保民族工作有章可循、有責可追,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基層服務:推動鄉村振興
該醫院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均衡醫療資源,深入實施健康梧州行動,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一方面,該醫院通過“雙報到”、進社區、下鄉服務群眾等形式,大力開展健康義診、志愿服務活動;另一方面,結合傳統節日開展慰問活動,組織職工購買農產品“消費助農”,醫院各黨支部為學生捐贈運動服裝、午睡墊等,引導黨員干部職工在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中亮身份、當先鋒、打頭陣,在鄉村振興中奮勇爭先。
中醫傳承:滿足各族群眾醫療需求
為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該醫院推行“中醫進病房”項目,引進先進技術,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同時大力發展一站式中醫康復服務,開設火罐、艾灸、針灸、推拿等特色療法,推動中西醫學相互促進、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該醫院積極參加梧州市“健康進萬家”健康夜市活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對中醫治未病、中醫理療的需求。
醫聯體建設:提升健康獲得感
該醫院創新模式,提供個性化的康復方案和健康管理,提升醫療水平,守護各族群眾健康。目前,該醫院與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開展“科室深度合作”,扎實開展癌癥防治行動,在鼻咽癌防治方面作出貢獻,并不斷深化學科建設、科研、教學等方面合作,進一步提高人才、平臺、醫療服務能力建設。該醫院以“三個三”工程為抓手,做到人才下沉、設備下沉、醫防融合下沉,每周在縣域醫聯體片區內的村屯巡回舉辦健康宣教、義診等志愿服務活動。據統計,今年以來,該醫院開展活動40次,免費CT篩查550人次,診查患者1503人次,健康科普1800余人次,發放科普物料1800余份,提升了各族群眾健康獲得感。
市紅十字會醫院的實踐證明,深化民族團結工作需要強化理論學習、完善體制機制、增強文化認同,并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今后,該醫院將繼續深化實踐,不斷探索創新,為我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