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南寧訊(記者 蒙敏瑩)1月15日上午,自治區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5名自治區政協委員圍繞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作大會發言。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大會發言工作規則》,經過評選,5名委員獲得了自治區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最佳大會發言。
自治區政協常委、市政協主席黃振饒在大會上作了題為《打造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 推進我區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發言,并獲得最佳大會發言。
黃振饒在發言中說,近年來,我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取得明顯成效,但我區循環經濟發展仍存在產業體量不大、鏈條不長,科技、金融等要素保障不足等問題。為此,提出四方面建議: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繪就循環經濟發展新藍圖。要將發展循環經濟產業放在全區總體發展戰略中謀篇布局,做好頂層設計,著力打造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二是強化政策集成,激發產業發展新動力。要深入研究國家產業尤其是系列“碳”政策,梳理研究我區“兩地一園”現有政策,加快政策系統集成,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產業重大項目重金屬等污染物排放指標統籌優先保障機制,加大財稅和金融支持力度,降低用電成本。三是突出關鍵環節,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要爭取國家層面支持提升產業發展層級,著力打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宗材料供應基地;要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循環經濟產業轉移,著力補鏈延鏈強鏈;要加快推進回收體系建設,打造再生資源集散交易基地。四是深化相融共生,賦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要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院校資源循環利用專業群建設。
大會還印發了書面發言材料202篇。曹垂龍、梁夏英、殷曉春、鐘杏沂、韋放、廖宇、徐小敏、張崇貴、歐宇等住梧自治區政協委員,分別圍繞中介服務法制化和便利化、低空經濟、基層社會治理、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養老服務、區域協調、粵劇粵曲傳承發展、職業教育、中小學科技教育、梧州“茶船古道”百里綠色走廊建設、文旅產業、打造廣西特色文旅品牌等內容,共作了12篇書面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