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立市之本、興市之器、強市之基。因此,工業穩則經濟穩,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全力穩住工業是關鍵。 在過去的2024年,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產業優先發展,錨定“再造一個工業梧州”奮斗目標,召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大會,出臺《梧州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方案》“1+7”系列文件,全力實施工業振興三年行動,持續推動優勢產業集聚發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加快培育,依托重大項目賦能,夯實工業發展根基。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市工業經濟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工業對經濟增長支撐作用更加明顯:自2021年以來,梧州市工業投資總額突破1500億元,位列全區第二,共培育了5家百億元產值工業企業;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從2021年的36%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60%;2024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7.9%,增速位居全區第三。 不僅如此,2024年我市支柱產業集群發展勢頭強勁,成為我市工業發展的關鍵引擎。高端金屬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循環經濟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建筑材料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等,使得2024年前11個月全市五大支柱產業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88%。 發展是硬道理,工業是硬支撐。2024年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效,給予我們在新的一年里繼續抓好工業,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必須堅定不移實施產業興市、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健全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機制,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完善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政策,完善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機制,加快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我們必須清楚,推動工業發展,關鍵在于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工業經濟核心競爭力所在。對梧州來說,就是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數智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加快引進具有先進技術的制造業,三是重視企業自身的創新創造。在這個過程中,各級各部門特別是涉及工業經濟的職能部門,要善于引導我市的支柱產業往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強化招商引資,規范企業“內卷式”競爭。 我們要堅持產業優先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一輪工業振興三年行動,開展再造一個工業梧州集中攻堅,持續推動梧州工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我們要加力“智轉數改”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繼續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智能工廠示范企業、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場景,推動循環經濟、不銹鋼、陶瓷等優勢產業整體鏈式數字化轉型。同時,實施新一輪科技“尖鋒”行動,用好高端金屬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強化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力招引壯大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形成引領產業升級的新質生產力。 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力打造千億元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集群,用好自治區支持梧州打造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的政策措施,開發利用好“城市礦山”,到粵港澳大灣區等“找礦”“挖礦”,著力補鏈延鏈強鏈,更好融入國家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當然了,我們也要加力推動工業擴大增量釋放存量,抓好重大在建工業項目的建設,努力形成更多增量,全力推動重點企業持續釋放產能,進一步提高重點企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能不能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轉化為發展實效,關鍵是各級各部門能不能堅定不移抓落實。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主動服務、主動作為,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打造最優營商環境,讓民營企業家專心生產、拓展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