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黃子萃 通訊員 石思妮
春意融融時,青年志愿服務精神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悄然綻放,為城市披上溫暖色彩。
近年來,我市持續實施青年志愿者服務行動,打造形式多樣的主題志愿服務。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層一線,走進城鄉社區,積極參與基層社區治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據統計,目前全市注冊的志愿者人數達76.6179萬人,成立志愿組織2521個,累計提供志愿服務83.2萬小時。
鄉村振興中綻放青春光芒
在蒙山縣城北老鄉家園的廣西青空間里,每周六的“七彩四點半”課堂總會傳出歡聲笑語。易地搬遷安置點的孩子們在青年志愿者帶領下,通過趣味游戲、手工創作等課程,收獲知識與陪伴。這樣的溫馨場景,正在全市36個安置點同步上演。
“我們既是老師也是家人,不定期為孩子們送去學習輔導、心理輔導等‘一對一’關愛幫扶。”青年志愿者張杰華介紹道,志愿者們正通過“陣地+項目+隊伍”的服務形式,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這些行動與西部計劃志愿者在鄉村產業調研、文化墻繪創作、數字鄉村建設等領域的實踐形成合力,共同編織鄉村振興的溫暖網絡。
依托團市委在蒼梧縣老鄉家園、藤縣太平鎮柴咀村等大型安置點建成的68個“廣西青空間”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西部計劃志愿者、返鄉大學生等青年群體,累計開展活動7200余場,特色課程涵蓋課業輔導、心理疏導、素質拓展等7大類32項,惠及15萬名兒童。
同時,全市在崗的西部計劃志愿者分布在鄉鎮中小學教育、鄉村建設等基層一線,結合專業特長參與惠民項目9個,開展“助學筑夢”公益行動27場,為困難家庭學子籌集助學金12.6萬元,發放暖冬物資1500余件,惠及13個鄉鎮的1200余名兒童。在2023至2024年度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考核評選中,我市有7名志愿者榮獲“全國優秀志愿者”稱號。
城市發展中彰顯青春擔當
春節期間,梧州火車站、客運站等交通樞紐人潮涌動,身著橙色馬甲的大學生志愿者穿梭其間,構成流動的服務長龍。
“春運志愿服務使我得到了磨煉和成長。”青年志愿者韋天宇是來自貴港平南的姑娘,今年她特意留在梧州親戚家過年,只為兌現“春運志愿服務”的承諾。春節期間,920名青年志愿者在火車站、客運站、高速路服務區等19個服務站點,累計服務時長5692小時,用青春護航萬家團圓路。
近年來,團市委創新打造的“青春賦能城市發展”志愿服務品牌,將青年智慧轉化為城市動能。返家鄉行動中,9120名高校學子帶著新知識回到家鄉,在“鄉村夜話”中為家鄉發展建言,在“網格議事會”里推動化解民生難題680件。
在文明城市創建中,全市46支青年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文明交通勸導1.2萬小時;在助力六堡茶產業發展中,茶產業青年突擊隊建成3個生態茶園青年示范種植基地,電商助農直播帶動當地六堡茶線上銷售增長35%,而“梧州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創意設計大賽更是吸引全國126所高校參與,青年們踴躍投稿作品2300件,為傳統產業注入青春創意。
從日常服務到重大活動保障,青年志愿者始終在一線。近三年來,全市1.52萬人次青年志愿者參與到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等27項重大節會中,累計服務20.26萬小時。
“今年,我們要推動志愿服務從‘活動型’向‘項目化’轉型。”據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市將依托梧州市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成果,通過建立“資金扶持+專業孵化+資源鏈接”培育機制,重點打造“小豆苗”困境兒童關愛、“愛心送早餐”28年溫情接力等特色品牌項目,培育優質志愿服務項目,構建覆蓋城鄉的公益服務網絡,為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