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姚藍婷 通訊員 岳柱健 曾祥峻)眼下,正是早稻播種的關鍵時期,可今春以來的持續干旱天氣給藤縣的春耕生產出了道“難題”。對此,藤縣的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全力打好抗旱保春耕攻堅戰,守護農作物健康生長。
近日,記者來到藤縣嶺景鎮大益村,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映入眼簾。連片的水稻田邊,一條水渠像靈動的“水龍”蜿蜒伸展,清澈的泉水順著水渠流入干涸的田地。田間,村民們忙得不可開交,有的在犁地,有的在耙田,還有的正小心翼翼地插秧,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在春風中挺直了“腰板”。
藤縣農廣校副校長黃恒文貼心地給村民們支招。他說:“針對今年的旱情,我們建議有水的農田可以填水插秧、活水護秧,沒水的農田就延長秧期,做好二段育秧,等秧齡合適了再移植到稻田里。”大益村村民盧榮模一邊插秧一邊說:“多年來都沒遇見這般干旱天氣,之前大家一直擔心今年收成受影響,幸好政府幫我們修了水渠,還派技術員來指導,這才沒有耽誤農時。”
據了解,大益村共有稻田1110畝,受持續干旱天氣影響,該村春耕生產面臨嚴峻挑戰。為此,大益村駐村第一書記莫銘欽聯合村“兩委”干部,協同鎮干部和農技人員多方聯動,通過引調山塘水庫的蓄水等措施,讓全村800畝以上的稻田都“喝”上了水,保障春耕生產,夯實全年糧食穩產增產基礎。
“干旱天氣導致不少農田嚴重缺水,村民的春插進度也落后了。我們馬上組織村干部和黨員群眾搶農時、強服務,清淤疏浚了1000多米長的老舊水渠,還開挖了一條300多米長的新水渠,讓農田能及時‘解渴’。”莫銘欽介紹說。
此外,嶺景鎮已投入20多萬元物資用于抗旱保春耕,組織15支黨員干部先鋒隊到一線幫忙。接下來,該鎮會繼續和當地農業農村等部門密切配合,確保全鎮1.35萬畝農作物種植按時完成。
今年以來,藤縣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扎實推進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面對持續旱情,該縣通過組織保障、技術賦能、設施攻堅“三管齊下”,建立“縣鎮村三級聯動、科技護航”機制,全力解決春耕用水難題。黨員先鋒隊帶頭疏通灌溉網絡,完善水利設施,讓水資源得到高效利用;黨員干部紛紛下到田間,組成抗旱專班,統籌調配山塘水庫等水源;農技團隊也深入田間推廣節水滴灌技術,現場示范、培訓指導,幫助農戶科學管理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