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黃子萃 通訊員 賴莉莉 蒙振揚
清晨,蒼梧縣六堡鎮不倚村群山薄霧輕籠,“90后”退役軍人吳龍步伐矯健地穿梭于茶壟間,他的茶園就坐落其間。吳龍是不倚村的黨支部書記,由于他在部隊曾多次榮獲“優秀士兵”,村民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兵支書”。
“茶青還沒采,訂單已排到明年!”春茶飄香時節,黃斌華、吳海、鐘賜華等村民與吳龍圍坐茶樹旁,開懷暢談。這些曾經年收入約2000元的村民,如今已靠著茶山年入萬元。
2014年,吳龍背著行囊告別軍營,回到故鄉不倚村。那年村莊有126戶貧困戶,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漫山遍野的茶樹無人問津。
吳龍望著祖輩耕耘的茶山,心中涌起一股熱流:我要靠六堡茶帶著鄉親蹚出一條致富路!說干就干,吳龍自掏腰包,開荒500畝,帶著10多戶親戚,押上全部身家開啟了種茶之路。白天,他頂著烈日,學習嫁接、嘗試扦插,汗水浸濕了衣衫;夜晚,他挑燈夜讀,研讀《茶葉栽培學》。
“這‘后生仔’怕是傻了,種茶哪比得上打工來錢快?”鄉親們并不看好他的決定,搖頭嘆息。面對質疑,吳龍沒有辯駁,而是用軍人的韌勁在茶山里“排兵布陣”。當第一茬茶葉以10萬元的價格售出時,觀望的鄉親們坐不住了。
吳龍趁熱打鐵,牽頭成立“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聯合體。他挨家挨戶耐心地為鄉親們算細賬:“一畝茶三年見效益,比打工強多了!”2017年,他又引來龍頭企業共建扶貧車間,創新“貧困戶持股”模式,讓126戶鄉親從“旁觀者”搖身一變為“股東”。如今,不倚村茶園種植面積達8800畝,標準化廠房和倉儲中心拔地而起,鄉親們的腰包鼓了,茶香飄滿了致富路。
“家中男丁外出務工,我們婦女只能在家里帶孩子,沒收入……”2020年,村民們的一聲嘆息讓吳龍心頭一緊。于是,他又主動奔走,多方聯絡當地教育部門與熱心出資人。2022年,不倚村小茶花幼兒園順利落成,當100多個孩子的瑯瑯讀書聲回蕩在山間,鄉親們備受鼓舞:“孩子有學上,我們還能跟著‘兵支書’種茶,日子有盼頭!”
在吳龍心里,鄉村振興不僅是產業興旺,更是民生福祉。他帶領黨員突擊隊,架橋修路,讓硬化路通到每家每戶門前;爭取河道整治項目,讓茶山不再受洪澇之困;山洪暴發的夜晚,他逐家拍門轉移群眾……
茶山不語,自有清香滿人間;老兵不老,再譜新篇向未來。“茶山是我的戰場,鄉親的笑臉就是我的‘軍功章’!”吳龍將繼續在鄉村田野耕種希望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