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益銘 通訊員 鐘曼俐)近日,藤縣和平鎮新良村三分水庫線上公開招租順利成交,以66.6%的溢價率刷新今年當地水庫競拍溢價紀錄。此次招租不僅為村民分紅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籌集了資金,更推動水利資源轉化為優質資產,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三分水庫招租項目順利成交,是我市通過平臺賦能結合市場化手段激活農村資源的有效探索,構建起“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的良性循環機制,為鄉村振興開辟出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去年以來,我市以全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為抓手,從健全交易體系、完善交易規則、加強風險防控、強化監督管理、拓展服務功能等五大方面推進,進一步規范流轉交易行為,激發農村產權活力。目前,交易服務品類已拓展至14類,涵蓋大宗農產品購銷、林產品采摘、小微工程招投標等多個領域,將集體資產資源使用權、經營權流轉全面納入交易平臺,推動集體資產交易收益最大化,促進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1至4月,全市各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新增交易56宗,交易金額2371.90萬元,惠及農戶5367戶;其中,規范流轉集體資源資產交易48宗,成交金額2139.82萬元,產生交易溢價72.98萬元。
此外,我市在全區率先出臺設施農業用地及地上物農業生產設施權屬登記暫行辦法,為農業設施確權頒證;創新推出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兩權”抵押融資產品,拓寬農業融資渠道,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隨著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的推進及相關制度的完善,下一步,我市將持續聚焦農村資產資源盤活利用、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關鍵環節,挖掘“山、水、田、林、湖”等資源潛力,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