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益銘 通訊員 莫大旺)為提升青少年及社會公眾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維護生物多樣性,5月15日,市林業局聯合龍平小學舉辦“守護自然精靈 共筑生態屏障”主題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活動通過趣味互動、案例講解及手工實踐等形式,為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保護課。
近年來,市林業局依托林長制工作機制,構建“林長牽頭、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一方面,強化執法監管,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清風行動”“網盾行動”等專項整治,重點打擊非法捕獵、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另一方面,創新宣傳形式,在世界濕地日、愛鳥周等節點,通過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等方式,開展主題展覽、科普講座、公益短片展播等活動,覆蓋人群達1萬人次。
隨著保護力度加大,區域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據監測,白云山景區近年來頻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鷴、黑鳶等珍稀鳥類;蒼海湖、西堤公園等地成為黃胸鹀、白琵鷺等遷徙候鳥的重要棲息地;蒙山縣古修自然保護區每年觀測到中華秋沙鴨、鴛鴦等越冬種群。數據顯示,全市現有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近50種,廣西重點保護及“三有”野生動物超100種。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深化林長制改革,完善跨部門協作機制,探索“互聯網+科普”新模式,推動形成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