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姚藍婷 通訊員 劉釗夏 鄧振宗)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堅持將學習教育與審批服務兩手抓、雙促進,聚焦企業期盼和民心所向一體推進學查改,深入實施政務服務效能改革提升行動,以作風建設的“大力度”催生流程優化的“加速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日,萬秀區養護院項目以建設項目開工“一件事”辦理模式順利完成報建,辦理時限從原來的13個工作日壓縮至6個工作日。這是我市對重點項目審批進行流程再造的生動注腳。
聚焦企業反映的項目報建審批環節多、時間長等堵點痛點,市行政審批局以精準剖析透視“作風底片”,將該問題納入集中整治范疇,打出“高效辦成一件事”、承諾制直接落地、多評合一、并聯審批、“伙伴式”服務等改革組合拳,推動項目報建報批時限平均提速40%。上半年市級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辦結率從68.5%提升至75.2%,“全流程平均審批用時”由14天壓減至11天,比全區平均用時少3天。
在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提速換擋”的同時,市行政審批局堅持學在深處、查在細處、改在實處,通過“三減一提升”(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提升審批效能)優化簡化政務服務事項審批流程,持續提升與粵港澳大灣區“同事同標”辦理效能,讓“梧優服務”惠及更多辦事群眾。目前,與粵港澳大灣區810項同等政務服務事項中“同事同標”事項564項,占比70%;精簡申請材料從395份增至680份,增長72%;壓減辦事環節從352個增至436個,增長15%;辦理時限達到粵港澳大灣區水平事項720項,增長34%。
此外,我市深入開展“作風體檢”,對影響項目審批、服務提速的體制機制等方面進行系統施治,積極推進“審管執信”閉環管理,梳理出第一批(生態環境類)“審管執”事項鏈232條,同時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構建全市政務服務辦件全流程管理體系,提升政務服務全域全時監管能力。
作風轉變帶來的是審批提速、服務提質。今年以來,企業和群眾在“一窗通辦”專窗辦理業務時間平均縮短15分鐘,窗口服務效率平均提升30%;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上可辦率從95.1%提升至99.5%,提升4.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