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冼振宇 通訊員 呂曉藝 莫敏麗)今年以來,市紀委監委把推動“為民辦實事”與專項監督、完善制度機制貫通起來,堅持“查改治”一體推進,既立足當前問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也著眼長遠發展解決主體責任落實不力、行業監管缺失缺位等問題,推動“為民辦實事”辦好辦實。
近日,蒼梧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到京南鎮長發村就農村飲用水安全情況進行回訪時,村民劉大叔笑容滿面地說:“現在水垢少了口感好了,我們喝水更放心了。”此前,該縣紀委監委在監督檢查中發現,京南鎮長發村人飲工程沒有完善的凈化設施,雨季時水質容易出現渾濁,影響了長發村、長發社區和長發初級中學約3500名村民和師生的飲用水安全,群眾反映強烈。該縣紀委監委隨即對縣水利局相關領導進行談話提醒,督促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及時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目前,該人飲工程經過升級凈化設備等維修養護后,水質已合格達標。
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農村飲水安全等問題,市紀委監委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聯合市水利局相關部門組成明察暗訪督導組,充分發揮“組局”聯動優勢,通過實地走訪、現場查看、調研座談等方式,深入村屯一線,對全市農村水利項目建設突出問題開展全覆蓋、全方位排查,摸清在項目建設、運行管護、資金撥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督導組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制發工作提示單、紀檢監察建議書等,督促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同時,紀檢監察組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督促水利部門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常態化排查和動態監測機制,采用“清單制+責任制+時限制”方式倒排工期整改,逐一銷號、動態清零。
圍繞六堡茶產業發展,市紀委監委把深化茶產業發展專項監督護航行動作為政治監督重點謀深抓實。“在全市推動六堡茶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涉及資金項目增多,群眾受益面逐步擴大,紀檢監察機關要做到‘產業發展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落實茶園建設獎補政策、及時兌付獎補資金,能有效提高茶企、茶農的種茶積極性,因此要針對監督發現的突出問題實行項目化推進、流程化運作、清單化管理,形成“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堵塞漏洞”的監督閉環,及時推動解決六堡茶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和茶農茶企的急難愁盼,讓監督效能有效轉化為推動六堡茶產業發展的動能。
今年4月,岑溪市紀委監委重點選取了6個茶產業項目,以“直入茶園看、直面茶農問、直奔茶企聽”的方式開展監督,發現并督促完成整改問題7個,開展同級談話2次。
與此同時,市紀檢監察機關進一步暢通群眾監督渠道,以“室組地”聯動監督方式,緊盯企業扶持資金、惠農補助資金等撥付和使用情況強化監督執紀,堅決防止和糾治茶產業政策落實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藤縣紀委監委監督組在埌南鎮雙底村某茶園開展監督檢查時了解到,由于對茶園建設獎補政策不了解,該茶園2024年種茶補貼仍未落實。隨即,監督組督促埌南鎮加強與縣茶產辦對接,詳細了解種茶補貼政策和申請流程,及時幫助該茶園申請了3期共14萬元種茶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