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郭俊杰
暴雨傾盆,道路成河。 一輛轎車被困湍流中,車內三人陷入險境。
危急時刻,一群素不相識的路人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軀在洶涌的水流中架起“生命之橋”。
這場緊急救援不僅挽救了三條生命,更如一把鑰匙打開了藤縣乃至梧州這座嶺南歷史文化城市深植于民間的文明密碼。
吳緒乾、蘇戰華等人合力救出被困在小轎車內的三人。(視頻截圖)
吊車尾板的生命接力
8月4日17時許,一場突如其來的強降雨突襲藤縣,國道358線藤縣藤州鎮純平村低洼路段瞬間淪為積水湍急區。一輛白色小轎車路經此處,被迅猛上漲的水流吞噬大半車身,無法繼續行進,車內3人陷入險境。
此時,在距離事發點不遠的鑫通機動車檢測站,員工們正準備結束一天的工作。吳緒乾、蘇戰華等幾名員工用手機拍攝暴雨短視頻時,突然闖入鏡頭的驚險畫面讓他們心頭一緊。
“由于地勢原因,路面水位上升得特別快,那輛白色轎車被洪水裹挾著。”蘇戰華心有余悸地回憶,幸好小轎車被后面的一輛大巴車穩穩頂住,否則一旦被沖入道路兩側1米多深的排水溝,后果將不堪設想。
險情當前,檢測站員工、附近倉庫的貨車司機、路過的群眾沒有絲毫遲疑,不約而同地沖向現場??爝f員黎師傅率先提議:“用拖車繩綁住車輛,再把車拖到安全區域?!薄八魈?,拖車繩不好綁,馬力也不夠……”大伙合計后,很快否定了這個方案。
正當眾人焦急萬分時,檢測站員工李發志突然喊道:“車間里正好有一輛送檢的隨車吊,可以當臨時‘橋梁’?!崩畎l志的提議立即得到大家一致認同。說時遲那時快,李發志迅速將隨車吊開出車間,在齊腰深的洪水中小心翼翼地倒車,讓車尾一點點靠近被困的白色轎車。
此時,手持錘子、扳手的救援者們毫不猶豫、紛紛登上尾板,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救援緊急展開。吳緒乾一馬當先,嘗試用手鉤住車窗未果,便冒險探身用腳踩踏,最終一只腳蹬在隨車吊車尾,另一只腳踩在轎車窗邊。腳下是湍急的洪水,吳緒乾顧不得這么多,就這樣以血肉之軀架起洪水上的“生命之橋”。接過同事遞來的錘子,他使盡全力揮動錘子敲擊車窗,“嘭、嘭、嘭”幾聲,車窗玻璃簌簌墜落,救援突破口被成功打開!吳緒乾與同事、退伍軍人黎晉宏、熱心群眾周定遠等人迅速圍攏、接力協作,將3名被困者逐一安全轉移到隨車吊的尾板上。
“其實我不會游泳。”吳緒乾事后坦言,“人沒事就好,當時一心想著救人,沒做任何保護措施,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后怕的?!彼€提到自己曾救過落水兒童,并表示以后遇到類似情況還是會挺身而出?!安贿^我得先去學游泳,下次救人也能更有底氣?!彼χf道。
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卻有奮不顧身的行動;沒有精心設計的壯舉,只有源自本能的善良。這場暴雨中的生死營救,是他們以果決行動對“平凡英雄”最樸實的詮釋。
8月5日,藤縣見義勇為協會慰問褒獎救援被困群眾的五名見義勇為人員。 萬春 攝
群像背后的“文明密碼”
在梧州藤縣,這樣的凡人善舉并非偶然,這樣的“英雄”也并非個例。
就在一周前,云南麗江的旅游景區里,藤縣小伙關榮生縱身躍入湖水,救起一對溺水夫妻;2025年首次“中國好人榜”上,“蜘蛛俠”黃興杰徒手高空托舉墜樓女童的事跡刷屏網絡;鄧表媚踐行孝道美德撐起11口之家,入選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還有勇救溺水者的宋家祥,合力救下跳橋女子的李貽傳、李波錦,沖進火場的覃德耀、饒志南、謝寶深……這些名字串聯起藤縣崇德向善的群像,勾勒出這座城市最動人的文明底色。
這份深植人心的文明素養,源自日積月累的培育與積淀。
走進藤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藤縣好榜樣”展示長廊里的故事總能吸引訪客駐足;各鄉鎮實踐所(站)打造的“好人園”“好人榜”,讓善行義舉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中國好人唐基木”“鄧表媚大拜年”等精品視頻通過各個宣傳平臺傳遍城鄉,讓榜樣力量如春風化雨般浸潤人心。
為了讓更多凡人善舉被看見、得傳頌,藤縣充分激活村(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設立便捷的推薦渠道,及時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見義勇為典型,持續做好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選樹培育工作。“我們還在全縣廣泛開展以群眾自主治理為基礎的‘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以評促建引導群眾養成文明自覺。”藤縣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僅去年就評選出鄉鎮級“星級文明戶”1238戶、縣級120戶,文明新風正從家庭細胞向社會肌理滲透。
制度保障更讓見義勇為者沒有后顧之憂?!胺蠗l件的見義勇為人員不僅能獲得榮譽證書和獎勵,在養老、醫療、住房、就學、就業等方面都能享受優先保障?!碧倏h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已先后出臺見義勇為人員救治綠色通道、傷殘撫恤、困難家庭救濟補助等一系列辦法,推出優待乘車、優先就醫等八項舉措,構建起“一朝勇為、終身無憂”的保障網絡,為每一份勇敢與善良保駕護航。
從一場暴雨中的緊急救援,到遍布城鄉的“好人群像”,再到堅實托底的制度保障,藤縣的做法清晰地勾勒出一條善行成長的路徑。
在這里,個體的勇氣被看見、被褒揚,群體的向善被激發、被匯聚,而制度的堅實保障,則讓每一份源自本能的善良都能安心扎根、茁壯成長。無數凡人善舉的“微光”,在制度的“反光鏡”下交相輝映,最終匯聚成足以照亮整座城市的溫暖光芒,讓城市的底蘊因文明而愈發璀璨,因善良而更具溫度。
藤縣如此,梧州亦然。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正成風化俗,成為梧州文明城市建設的“血脈肌理”,托舉起梧州加快建設嶺南歷史文化名城的“四梁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