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肖苗生 通訊員 鄒方波)初秋時節,走進龍圩區新地鎮富回村的家風館,最引人注目的,是把清廉精神與新時代家風相結合而制定的村規民約。這份村規民約,是村民根據村情實際,以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形式,總結提煉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合、體現時代精神、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富回村規民約三字經》。
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更要守清廉?!拔覀冎贫ㄟ@一村規民約,目的是引導村民自覺踐行,自覺投身美好家園建設,讓清廉新風浸潤群眾心田,成為富回村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备换卮妩h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小文告訴記者,該村在清廉鄉村建設的基礎上,以鄉村治理為突破點,積極探索新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模式,鼓勵引導多元主體參與,推進自治、法治與德治的“三治”融合,以干部廉風帶動淳樸民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富回村先后獲得自治區四星級農村基層黨組織、自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十百千”示范站、自治區優秀村規民約村、自治區移風易俗文明實踐點、三星級旅游營地、梧州市五四紅旗團(總)支部、“全國文明村”等多個榮譽稱號。
富回村發生的可喜變化,得益于龍圩區近年來積極開展清廉鄉村建設,結合融合共建、品牌培育等,項目化推進清廉單元建設,推動清廉鄉村取得新成效,促進產業興旺、基層良治和鄉村風貌提升。
鄉村振興是關乎億萬農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工程。龍圩區在這一重大戰略推進過程中,采取四項措施來確保每一份資源都用在刀刃上、每一項政策都落到實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風清氣正的環境保障。2024年,龍圩區產業以獎代補項目資金發放到戶2093萬元,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7%。
——堅持“強基促廉”,實現品牌引領。龍圩區著力抓好區域品牌建設,把清廉鄉村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打造清廉鄉村典型為引領,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選取龍圩鎮念村、新地鎮富回村、大坡鎮交村等一批基礎條件好、帶動作用強的村作為清廉鄉村建設重點,積極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清廉鄉村樣板。
——推動“文化育廉”,提升建設效能。龍圩區在推進“清廉+文化”品牌建設中,鼓勵指導各村深入挖掘本地傳統文化、家風文化、紅色文化中的清廉元素,有機融入清廉鄉村建設。如富回村通過廉潔板報宣傳、警示教育、制定村規民約等形式,弘揚新風正氣,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強化“制度固廉”,構筑反腐防線。龍圩區建立健全農村基層清廉制度,不僅推動各村建立了廉潔工作站,還實行民事商約,鼓勵村黨支部牽頭修繕村中議事場所(即“議事亭”),建立“有事好商量”制度,村中大小公共事務均由村民共同商議后實施,提高公共事務的透明度及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在推進村級項目建設時,除了第三方監督外,龍圩區創新推行“微監督”,組建工程質量監督小組,發放“工程質量明白卡”,確保村民對項目的滿意度保持在100%。
——突出“治理護廉”,維護切身利益。龍圩區主動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民委員會賬務分設,全面推動使用全國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系統平臺記賬,納入管理的集體資金資產超過8.7億元,資源102萬畝。同時,該區還加快農村產權交易數字化管理探索,通過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加強農村產權交易管理業務指導和培訓,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累計成交44宗、金額9000多萬元。
清風拂萬家,廉潔潤龍圩。該區以清廉之治、清廉之效、清廉之美推動鄉村振興的正效應持續釋放活力。今年上半年,龍圩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08億元,增速達到6.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29元,名義增長7.1%。
清風勁吹潯江畔,奮楫篤行正當時。龍圩區黨委、政府深知,唯有讓清廉之風浸潤鄉村的每個角落,才能確保鄉村振興的成果真正惠及于民。因此,該區將繼續深入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通過清廉鄉村的建設,進一步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繁榮鄉村文化,加快推進“龍聚四合”“和美交村”“平地青云”“詩畫富回”等鄉村振興點的建設,推動鄉村振興“串點成線”,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讓和美鄉村由“外在美”向“內在美”、由“一時美”向“時時美”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