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益銘 通訊員 范彥如 李智)日前,在龍圩區廣平鎮淑里村,熾熱驕陽傾灑而下,成片的巴戟苗圃里,嫩綠的葉片在微風中輕顫,旁邊的澳洲堅果林枝繁葉茂,一個個青澀的堅果隱匿于葉間,透著勃勃生機。
村支書鐘欣雄說:“我們依托確權后的連片土地資源,發展澳洲堅果、林下種植中草藥巴戟天等特色產業,并通過‘農戶+合作社統一經營’的創新模式,實現土地規模化流轉。現在,村里種植澳洲堅果約100畝、巴戟約50畝,有望為村里帶來超500萬元的收入。”
為解決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難題,該村通過“整村推進+分級破題”等創新實踐,成功清理1200宗“一地多證”地塊,發證面積13600畝,糾紛化解率達100%,完成國有林場林權類不動產權證發證面積19.55萬畝,讓山林一步步從“模糊版圖”變為“清晰家底”。如今,該村借助集體林權改革的“金鑰匙”,成功實現了資源變資產的歷史性跨越。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土地確權、規模經營和產業升級,淑里村正是以林權改革破局,讓“沉睡山林”變“活力資產”的鮮活典范。為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我市構建“四級林長”抓林改工作機制,通過“整村推進+分級破題”等創新實踐,解決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的難題;大力推行小額人工商品林采伐“告知承諾制”審批惠民政策,構建“政銀保擔”聯合綠色金融服務機制,突出解決林農辦證難、林企融資難等兩大難題,同時以“整鎮推進”森林保險模式,為林業經營主體提供更可靠的風險保障;重點探索“廣西國家儲備林林票”制度改革試點、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加快推動林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市以“整村推進+分級破題”等方式累計核發林權類不動產權證面積超20萬畝,全市森林保險覆蓋率69.17%,以“國戶聯營”“場村聯營”“場戶聯營”等創新機制,帶動經營集體林地面積超過350萬畝。今年上半年,我市林業總產值565.7億元,總量排名全區第四。
隨著改革的持續賦能,全市特色種植業將加速發展,“種養加”“林文旅”一體化融合,“林工貿”“產供銷”一體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不僅鄉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更能讓當地林農端穩“生態經濟碗”,使森林資源在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社會效益等維度實現價值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