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羅枚 通訊員 江燕羽)前段時間,“AI賦能謀新篇 產業協作創未來”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廣西)在南寧舉行,活動中,我市現場簽約項目4個,總投資115.8億元,項目包括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及新能源材料研發等。這是我市持續創新招商機制,推動高質量招商、高效率引資,以全鏈條服務保障項目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的成果。
據統計,自去年7月以來,我市承接產業轉移簽約項目已達31個,總投資227.66億元。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一套覆蓋“招引—對接—落地”全鏈條的機制創新體系在高效運轉。
以完善機制精準鎖定產業靶心
“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收集梳理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動態和企業外遷意向。”黎昌威作為梧州市駐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的信息員,每天的工作便是精準跟蹤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動態、政策變化及企業投資意向。電腦里的目標企業庫中,資源循環利用、高端金屬新材料等主攻產業的企業信息實時更新,為后續招商提供了高質量的引資線索。
自2024年6月梧州市駐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運行以來,我市持續完善中心運行機制,依托其前沿陣地作用,建立起“三員駐點”招商機制,落實“信息員—聯絡員—服務員”工作職能。
今年,我市創新場景招商工具,通過現場動態展示“鏈主”企業在梧發展實景訪談、3D呈現“可拎包入駐”標準廠房的配套細節,實現招商模式的雙向升級,一方面突破傳統選址的空間限制,依托現代信息化手段完成企業需求與用地、廠房資源的精準匹配;另一方面以企業家親身經歷替代單向政策宣講,用市場視角展現發展機遇,促成“一鍵選地”“一鍵選廠”“一鍵選商”新模式,助力“拿地即開工”“拎包入駐”項目落地。
據統計,今年1至7月,我市黨政主要領導帶隊外出赴河北、北京、天津、江西、廣州、佛山等地開展“走出去”招商引資活動11批次,各縣(市、區)、園區、各產業招商小組“一把手”累計帶隊外出招商92次,拜訪重點企業336家、商協會51家,洽談項目227個。
目前,我市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顯著進展,推動投資130億元的建暉年產200萬噸高端纖維全產業鏈項目、投資80億元的海望綠色航油生產及綠氫應用項目、投資10億元的興華年產50萬噸再生資源回收加工交易中心項目等一批項目簽約,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275個。全市新簽約臨港電子廢棄物與新能源電池綜合回收及資源化利用、蒼梧縣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等粵港澳大灣區項目71個,投資總額145.8億元,同比增長147%,占全市比重35.5%。粵港澳大灣區項目投資完成額83.2億元,同比增長50.2%,占全市比重54%。
以高效服務助力項目建設“加速跑”
弘毅新材料年產100萬噸高端不銹鋼制品精深加工項目98%的設備已就位;廣西建暉紙業有限公司今年新建的30萬噸化學紙漿生產線正在快馬加鞭建設,預計年底前投產……今年以來,我市各大項目建設的加快推進,得益于我市全面落實的“1+1+3”工作體系,即1個領導小組統籌全局、1份工作方案精準施策調度、3項工作機制協同(廳級領導聯系推進重大項目工作機制、領導干部聯系服務重點企業穩增長工作機制、以實績論英雄的考評考核和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工作機制),讓項目推進各環節無縫銜接。
尤其是廣西智慧鑫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40億元的年產50萬噸再生鋁合金項目,通過“1+1+3”體系推動,60天完成千畝征地,135天完成土地平整,11個月實現車間竣工投產,創造了產業項目落地的“梧州速度”。
而“承諾即開工”審批模式更讓企業吃下“定心丸”。今年,我市持續深化“承諾即開工”審批服務模式,對于負面清單之外的產業項目,企業僅需承諾在既定期限內辦妥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節能審查、消防設計、人防設計等手續,即可享受直接落地、先建后驗的便利。此前,梧州金升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的30萬噸再生鋁項目簽訂承諾書后,直接跳過繁瑣前置審批,實現“承諾即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