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黎怡)今年以來,針對企業“招工難”與勞動力“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市人社部門建立69個金牌就業管家“家門口”服務站,并各配備1名以上就業服務專員,著力構建“一鎮一站”“一村一員”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助推群眾“就”在梧州,一站“職”達。
近日,在梧州永駒制衣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幾十臺縫紉機同時運轉,發出規律的嗡鳴聲。來自萬秀區夏郢鎮旺坡村的脫貧勞動力李女士坐在工位上,手指在布料與針線間靈活穿梭,一件件戶外服裝的雛形很快便出現在她手中?!耙郧罢煞蛟谕獯蛄愎?,我在家看護老人孩子,收入剛夠糊口?!崩钆枯p快地說,“現在我每天早上送完小孩上學就到車間工作,按件計酬每月能拿3400元?!弊鳛槌墒斓木蜆I幫扶車間,梧州永駒制衣有限公司已累計吸納脫貧勞動力73人就業,人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市有就業幫扶車間131家,吸納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勞動力2724人就近就業。
除了幫扶車間,鄉村公益性崗位也讓不少脫貧家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今年以來,全市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10784人。圍繞“缺什么補什么”,市人社部門大規模開展電工、焊工、家政服務等職業技能培訓,目前,累計組織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重點就業群體6131人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培訓后實現就業2963人,培訓后就業率達48.33%。
今年以來,全市依托“家門口”服務站累計發布崗位31.25萬個次,為6.66萬人次提供各類服務,累計發布用工信息1205次,提供了9567家次企業的崗位54.3萬個次;在公園、商圈、廣場、鄉鎮等地密集開展招聘會237場,撬動崗位3.13萬個,幫助10881人成功就業。此外,市人社部門還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暖心返崗送工服務,開通“家門到車門、車門到廠門”的就業直通車,今年共組織輸送344名脫貧勞動力到企業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