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零距離網絡問政平臺由于可以讓網民直接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問,在梧州網民中掀起了一股“問政”風潮。但是隨著網民“問政”的進一步深入,一些還需完善的細節也逐漸浮出書面。
問政考驗服務意識
有細心的網民發現,近期職能部門的回答呈現兩極分化,不少職能部門即使被提問的問題不屬于自己職能范圍,依然熱心向市民提供解決方式。如網友啊D提問“安置房何時才簽購房合同?”并表示自己是冰泉沖拆遷戶,6月初就獲得棗沖安置房的購房證明,但因本人在外地居住,經常為此事擔心,因此咨詢住建委安置房幾時才簽購房合同。
而住建委的網絡發言人發現此問題后,回答因該項工作不屬于住建委業務范圍,因此只能代網友與有關部門聯系了解,并向網友提供了直接與東泰公司棗沖安置房辦公室聯系的電話方式。另一位網友在下方滿意的表示,雖然網友的問題還沒解決,但是“有問必答就好,設問政就不要作啞巴當擺設。”
但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縣市區的問政板塊依然問題多多,回復寥寥。家住旺甫的匿名網友表示:“市區里的市民即使不能在網絡上向職能部門問政,也能找得到相關的部門上門反映情況。但是我們這些家住農村的網民,交通不便。在網上咨詢和問政有關部門,我們可能最方便。但現在的情況卻剛好相反,鎮政府和城區的回復卻依然屈指可數,讓我們很是失望。”
在記者數了一下,七個城區、縣市政府的至今累計已有13個問題,其中12個尚未回復。只有藤縣網絡發言人回答了一個藤縣西江大橋的檢修結果。
職能部門不知“已受理”狀態
記者聯系了梧州零距離的工作人員,針對部分職能部門表示問題負責仍需時間磨合的矛盾。工作人員表示表示:“只要職能部門已經接納了網民的提問,可以在帖子下方回一下貼表示此事已跟進,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帖子的標題處添加‘已受理’的狀態。”
而對于縣區的問政答復量偏少,網民又特別積極提問的局面,工作人員表示:“由于鄉鎮的網民提問的問題包括多個方面,可能政府部門缺乏專門的工作人員處理網絡問政。目前的情況我們會向上級監督部門反映,建議用文件的方式固定政府部門專人答復,為群眾網民跑腿。”
點擊查看零距離問政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