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組織工作改革創新的核心任務,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的根本之舉,是防止和克服用人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治本之策。近年來,我市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8字方針,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深化改革、完善改革,讓選人用人權在陽光下運行,不斷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和人民群眾滿意度。2009年以來,我市通過跨部門競爭上崗、公推差選等方式選拔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干部,進一步優化了我市市直機關和各縣(市、區)中層干部隊伍的結構。下面,我們有請梧州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林樹鋒同志為我們詳細解答2012年梧州市跨部門跨區域公推差選科級領導干部工作的具體做法。
主持人:今年6月到11月,我市開展了一次規模較大的跨部門跨區域公推差選科級領導干部工作。請問,開展這次跨部門跨區域公推差選科級領導干部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結果如何?
林樹鋒:公推差選是選拔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深化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今年6月,我市從市直單位、各縣(市)以及中直、區直駐梧有關單位中拿出73個科級領導職位,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跨部門跨區域公推差選,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深化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中青年干部多崗位鍛煉的力度,優化干部隊伍結構,激發中青年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促進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不斷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經統計,本次公推差選共收到推薦材料539份,通過資格審查人員為364人,177人參與了面試,組織考察100人,最后共有49名優秀干部脫穎而出,成為了最后的優勝者。其中屬于提拔的39人,平級交流的10人,從縣(市、區)調入市直機關工作的24人,從事業單位調入公務員或參公單位的12人,從參公單位調入公務員單位的3人。
主持人:公平公正一直以來都是干部群眾比較關注的話題。請問,在此次跨部門跨區域公推差選科級領導干部工作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來確保公平公正?
林樹鋒:為做好此次公推差選工作,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確保公平公正:
一是加強領導、強化監督。這次公推差選工作成立了梧州市跨部門跨區域公推差選科級領導干部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市科級公推差選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主要由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編辦、市人社局的部門領導和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2012年梧州市跨部門跨區域公推差選科級領導干部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設立了市跨部門跨區域公推差選科級領導干部工作監督電話,由市委組織部干部監督室受理公推差選工作的各種舉報,并全程對公推差選工作進行監督。
二是實行“雙審核”和“雙比選”。為確保資格審查的準確度,在明確資格條件的基礎上,首先由科級職位所在單位領導小組進行資格初審,再由市科級公推差選領導小組嚴格按照資格條件,集體召開會議進行資格終審。經過終審,共糾正了23名被推薦人選的初審意見,有效提高了審核的質量。為提高提名環節的公信度,市科級公推差選領導小組從職位要求、學歷學位、政治級別、年度考核結果、干部年輕化等5個方面確定比選原則,在比選環節實行雙重比選。通過二次比選,共糾正了12個職位的初步面試人選。這種做法,一方面尊重了選拔職位所在單位的意見,另一方面也保證了適崗比選的公平公正。
三是做好入闈命題,公平面試。入闈命題工作是實施此次公推差選科級領導干部面試階段的關鍵環節,為了做好入闈命題工作,市科級公推差選領導小組秘密抽調市有關部門的處級干部組成入闈命題組,并組織命題組到市外封閉命題。入闈命題組結合政治性、實踐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幾個方面的因素,制定了科學的面試試題。面試考官由紀檢、組織、人社部門及招考單位派出干部組成,其中紀檢、組織、人社等部門派出的考官在考前1小時采取抽簽的方式確定所屬考場,從而有效地實現了公平面試。
總之,這次公推差選工作在各個環節上都能嚴格按照《方案》的要求進行,在資格審查、適崗比選、結構化面試、組織考察和確定擬任人選等重要環節都是經過市科級公推差選領導小組集體討論、集體醞釀和集體決定的,而且決定的結果均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向全社會進行公告,使整項工作達到了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要求。
主持人:這次公推差選工作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林樹鋒:這次公推差選工作,進一步拓寬了選人用人視野,促進了全市中層干部隊伍的科學合理流動,暢通了選人用人渠道。從選拔結果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想的交流結果,實現了打破“四個壁壘”的效果。
一是通過跨區域打破地區壁壘,推進了上下交流。全市從市直部門、所轄縣(市)拿出73個崗位進行跨區域公推差選,其中市直崗位42個,縣直崗位19個,鄉鎮崗位1個,區直單位1個。通過公推差選促進了市與縣、縣與縣、縣與鄉鎮、甚至市與鄉鎮、中直(區直)單位與地方干部的交流,改變了很多干部可能在一個縣(市)、一個鄉鎮或某個部門工作長久不得變動的現象。
二是通過跨部門打破管理體制壁壘,激發了干部的活力。這次公推差選明確了選拔職位所在單位的干部不能作為本單位本部門的推薦對象,有效改善了部門科級領導干部選拔范圍狹窄現象。通過跨部門的競爭性選拔,為基層行政機關單位、事業單位的干部與其他部門干部提供了交流機會,使他們能夠進入組織的視野。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對這一類干部履歷單一和垂管部門干部很多都不能交流到地方工作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科級中層領導干部交流到其他地區或到上一級部門任職的問題,打破了只能在本部門內部 “ 小循環 ”的老難題,因此也激活了干部隊伍的活力和創新力。
三是跨行業打破專業壁壘,促進了干部多元化發展。當前,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和社會分工的日益多元化,一些部門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對復合型干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一些部門中層職位因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質,所在部門干部與其他部門干部之間交流就容易形成專業壁壘,導致同在一個地區、同屬政府部門之間干部的交流越來越難。通過跨行業的公推差選,使一些干了多年的科長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新行業,有利于拓寬干部的視野和思維,有利于促進干部的進步和成長,有利于儲備一批復合型的后備干部。
四是跨編制打破身份壁壘,拓寬了干部的流動渠道。這次公推差選我市共拿出了公務員崗位34個,參公崗位23個,事業單位崗位16個。為使更多的專業型人才能充實到我市部分中層管理職位,暢通專業型人才與管理型人才的流動渠道,這次公推差選在運用好《公務員調任規定》的基礎上,還參照了自治區人社廳《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競聘上崗試行辦法的通知》(桂人社發〔2011〕185號)的精神,允許已聘任專業技術崗位的事業單位人員,達到一定條件的,可以作為這次公推差選事業單位中層科級領導職位的推薦對象。通過這次公推差選,一定程度上拓寬了選人用人視野,暢通了事業單位、參公單位、公務員單位之間干部隊伍的科學合理流動。
主持人:剛才林副部長從幾個方面向我們詳細、客觀地介紹了此次公推差選的情況,可以看出,此次公推差選工作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感謝林副部長接受我們梧州零距離網的專訪。謝謝!
林樹鋒:謝謝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