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李應良)在本報12月14日的“讀者面對面”活動中,戴承志夫婦帶著他們13歲的腦癱女兒戴水蓮來到現場。戴承志夫婦衣著樸素且單薄,他們想為女兒爭取到一份補助的心情非常迫切。
????戴承志夫婦是蒼梧縣沙頭鎮上垌村村口組的村民,2001年夫婦倆生育了一對龍鳳胎,這本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令人遺憾的是,女兒戴水蓮一出生就被鑒定為腦癱患兒。為了醫治女兒,戴承志夫婦這些年花去不少錢,由于家里田地少,夫婦倆只能帶著女兒外出打零工。
????現在,13歲的戴水蓮還不會講話、不能走路,更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加上經常生病,戴承志夫婦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因此,戴承志嘗試過拿著女兒的殘疾證(殘疾等級一級)到村委或鄉鎮政府及鄉鎮醫院反映情況,希望可以享受相關方面的補助。據戴承志表示,所去部門詢問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這讓他覺得很無助。
????記者就此問題咨詢了梧州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指導中心的楊主任,她表示,“陽光家園計劃”的救助對象是智力或精神殘疾1~4級,以及其他殘疾的1~2級在就業年齡段符合本市貧困條件的殘疾人,戴水蓮才13歲,顯然不符合該條件。“黨員扶殘溫暖同行”工程以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愿望的農村貧困殘疾人戶作為幫扶對象,這不是生活補貼,也不是困難補助,而是通過村黨組織扶持殘疾人家庭發展生產的一項幫扶政策。另外,由于戴承志夫婦長年領著女兒在外謀生,因此,也不符合這個條件標準。
????對此,梧州市殘聯教育就業部劉主任建議,針對戴水蓮這種情況,最好是先打一份書面報告給其戶轄所在地鄉鎮政府的相關部門(殘聯、民政部門)以及村委,讓相關部門有文字依據的資料,有優惠政策時可優先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