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萍 通訊員 蘇夢椿) 村頭綠樹蔥蔥郁郁,水泥道路蜿蜒伸展,座座樓房錯落有致,用水管道和沼氣池直通家門……如今,行走在蒼梧縣大地上,隨處可見這樣一幅綠色生態宜居新景象。近年來,該縣通過實施植樹造林、修筑村道、建沼氣池和人飲工程等基礎設施工程,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生態宜居新農村。
????蒼梧縣大力實施造林綠化、退耕還林、林政資源管理工作,倡導綠色發展、產業發展、創新林業發展之路,全縣擁有林地面積326多萬畝,森林覆蓋率超81%。僅去年,該縣就義務植樹124萬株,綠化村屯5個,送出珍貴樹種5萬株,營林面積達16.95萬畝。今年,該縣將植樹造林與生態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投入630多萬元開展村屯綠化活動,目前46個示范村屯和280個一般綠化村屯已開始陸續在房前屋后和進村道路兩旁種植綠化苗木。
????通過爭取上級扶貧款、交通部門撥款和鎮村自籌等形式,籌措建路資金,蒼梧縣加快建制村通村道路建設和以貧困村為主的村屯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廣泛向群眾宣傳國家補助政策和全縣農村公路總體規劃,讓大家了解農村公路建設方案、資金預算及籌資辦法,激發群眾自力更生、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熱情,形成了全民修路的濃厚氛圍。截至去年底,該縣全面實現134個行政村通村道路硬化目標。
????蒼梧縣引導農民興建沼氣池,至今已建池2.42萬座,年產沼氣1452萬立方米,每個沼氣用戶可增收節支1500元。據測算,推廣應用沼氣全縣每年可節柴6.57萬噸,相當于保護森林4392公頃,同時每年還可提供72萬多噸沼液、沼渣用作優質有機肥料。現在,該縣還大力推廣沼氣綜合利用技術,形成了“養殖-沼氣-砂糖橘”、“養殖-沼氣-遲熟荔枝”、“養殖-沼氣-蔬菜”的生態能源模式。
????此外,該縣積極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50處,解決21.26萬農村人口和4.11萬人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今年,該縣計劃建成石橋鎮泗歧村、木雙鎮木雙聯片、沙頭鎮橫江小學、六堡鎮蠶村等4個“飲水凈化”示范點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