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陳曉雯 通訊員 吳祖軒
????為做好扶貧攻堅工作,讓貧困群眾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從2012年開始,市委響應自治區黨委號召,每兩年選派各級優秀年輕干部到179個貧困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前后兩批第一書記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社會的認可、組織的肯定,被群眾譽為“黨派來的好干部”、“群眾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第一書記受歡迎
????“第一書記成了‘搶手貨’,誰不希望自己村里有一個?”市委組織部調研組到岑溪市馬路鎮五星村調研時,黨齡達50年的老黨員覃柱漢向調研組說,“大家普遍認為選派第一書記及時、有必要、有成效。”
????由于我市的貧困村主要集中自然條件惡劣、資源匱乏地區的地方,是扶貧攻堅工作的難點。第一書記把幫助貧困村群眾實現脫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在思想、政策、資金、物資、技術、信息等方面充分發揮優勢,緊密結合村情,幫助貧困村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路子,統籌協調各方資源,為貧困村引進項目、資金、技術,通過產業帶村、項目興村、教育扶村開展全面幫扶,使貧困村盡快改變貧窮落后面貌。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第一書記共公開承諾事項1萬多項,引進項目5000多個,累計引進資金5億多元,爭取到各類捐款5000多萬元,有效推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同時,第一書記把幫助貧困村群眾實現美麗鄉村夢作為重要職責,與村“兩委”班子一道,帶領群眾清潔家園、美化家園,許多村莊面貌因此而煥然一新,受到了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普遍歡迎。同時,第一書記還配合抓好村“兩委”干部提升服務群眾能力,樹好為民務實清廉形象,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由于第一書記所在貧困村脫貧致富成效顯著、鄉村面貌不斷改善,眾多貧困村要求選派第一書記的時間更長一點,沒有選派第一書記的村也強烈要求給他們選派一個。
????同吃同住同勞動
????“第一書記和我們在一個鍋里吃飯,在一塊地里做事,幫村里跑資金和項目,大家就覺得第一書記好。”龍圩區新地鎮新甫村村民莫濟輝說得很實在。
????第一書記駐村扶貧打起鋪蓋住在農家,和群眾搭伙,同住一棟屋、同吃一桌飯,群眾感到干部和老百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群眾紛紛表示:“我們這窮鄉僻壤,要想致富難啊,現在有大機關的干部下來當我們的頭,帶領我們脫貧致富,我們感到有了‘主心骨’。”來自各個領域的第一書記把貧困村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紛紛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知識優勢,引進資金和項目,真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群眾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進一步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據統計,近年第一書記指導新建合作社200多個,建成示范基地80個,創建示范崗765個,還打造出“路垌米”、“平政佛手”、“六肥山楂”等名優產品。
????基層鍛煉展新風
????基層這個大課堂讓第一書記本身有了積極改變。
????在工作中,第一書記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身到村屯,心到群眾,在發展一線、民生一線、穩定一線摸爬滾打、經受歷練,思想境界、素質能力、工作作風都有了明顯提升。
????蒼梧縣財政局黨組書記李岳明開始對選派第一書記不是很理解,他覺得局里事務繁多,符合選派條件的干部又是業務骨干。如今再談起第一書記工作時,他有了另外一番感受:“第一書記派下去后,不僅使我們得到了不少基層的真實信息,第一書記回來給局里干部上課,帶動了機關作風的轉變。”
????此外,我市還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實施第一書記以老帶新的“傳幫帶”工程,從第一批第一書記中選派駐村工作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業績突出的32名“助推員”,幫助新上崗的第一書記做好駐村扶貧工作,實現扶貧攻堅工作不斷線、力量不掉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