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何曉靈 甘衛 李高成 李德華
????眼下,蒼梧縣六堡鎮塘平村村民黎堅斌個人經營的六堡茶銷售商鋪已達三家,并與人合伙開辦制茶廠,生產順、銷售旺,產銷鏈條運轉高效。
????黎堅斌的“六堡茶事業”發展愈發穩健,折射出我市各級政府扶持創業群體創業的成效愈發顯著。正是全市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合力推一把、扶一把、助一把,才激起了全市大眾創業的一池春水,也成就了一個個黎堅斌這樣的創業成功人士。
????政策扶持推一把
????“2011年,微企扶持政策助我更上一層樓。”黎堅斌說。當時,他在市區鴛江麗港商業街的六堡茶銷售店鋪銷路廣、銷量高,打算擴大經營。恰逢政府扶持微型企業發展,在工商部門指導下,黎堅斌在麗港商業街再租下一家商鋪,創辦以六堡茶銷售為主的合利商行。很快,3萬元的微企資本金補助到賬,商行的裝修、首期租金迎刃而解。
????“政府部門給創業者提供的幫助,看得見的是資金,看不見的是服務。”黎堅斌說。從創業培訓,到關注企業成長,從便捷高效的辦證服務,到實實在在的稅收減免,合利商行發展道路平坦,客源漸增、銷量看漲。2013年,黎堅斌與人合辦茗山茶廠,將經營業務延伸到生產環節。
????黎堅斌擴張事業版圖的步伐有條不紊,以微企政策為跳板躍上發展新臺階無疑是一記妙招。與黎堅斌一樣,借力微企政策促事業發展的人不在少數。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發展微型企業7151戶,注冊資本(金)7.14億元,微型企業發展實有數居全區第三位,成活率達93.7%;全市累計發放資本金補助資金1.31億元,惠及微型企業5045戶,占已登記注冊微型企業數量的70.5%。
????微企發展勢頭蓬勃的背后,是我市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幫扶體系。目前,我市已陸續出臺《梧州市扶持小微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梧州市新辦微型企業資本金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推動創業程序更簡化、幫扶效能更優化。
????如今,全市58個工商登記窗口、大中專院校等成立微企創業指導服務站,125名指導員提供創業服務;為解決微企融資難題,市有關部門聯合搭建小微企業融資平臺,截至去年10月,全市微型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6.5%,高出全部貸款增速2.47個百分點。
?????排憂解難扶一把
????“今年,公司全年目標銷售額是2000萬元。”市金正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海峰說。
????金正原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專門從事汽車診斷檢測軟件產品研發的高新科技企業。在過去的兩年間,金正原的年銷售額以50%增幅穩步增長,并且在去年9月份開始接海外訂單。今年1至5月,產品銷售額近700萬元,高于前兩年全年銷售額之和。更重要的是,金正原已擁有六項軟件著作權,是其最大限度拓展市場的“利器”。
????金正原發展風生水起,賀海峰坦言得益于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將公司扶上馬并送一程。
????2005年底,看到全國各地汽車保有量逐年提升,意識到汽車診斷軟件技術開發具有巨大市場前景,賀海峰與數位有志于研發汽修軟件的朋友籌劃創辦金正原科技。
????瞄準高端汽修市場,金正原創辦之初就具有高定位、前瞻性等特點。基于此,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向賀海峰伸出了橄欖枝,為其送上場地租賃、項目支持等創業“大禮包”,并聯合市自動化研究開發院建設服務于機械、電氣、信息領域的公共平臺,幫助其解決產品開發中的技術難題。
????如今,金正原已在中心孵化園成功孵化,進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廠房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有職工60多人,其中科研、管理人員約占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
????金正原的發展軌跡,是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依托場地、政策、項目等資源孵化“金點子”的生動詮釋。為讓更多“金點子”落地,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吸引更多發展潛力大的青年創業人才、微型企業入園孵化。截至目前,13家科技微型企業入駐孵化園內,共有在孵化企業46家,在孵化項目56項。
????2014年,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爭取科技經費收入170萬元,協助入園企業進行六項新產品和新技術開發,其中三項新產品和新工藝得到應用,有效提升了中心孵化園承接產業轉移和技術創新服務的能力。
?????整合資源助一把
????梧州學院大三學生張小酒圓創業夢近三年了。這個受家族經商傳統影響、從小夢想創業的“90后”河南小伙子在大一便當上老總,其創辦的阿拉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去年實現營業額12萬元,今年目標營業額20萬元,現有員工23人。
????2012年底,阿拉丁正式注冊成立,經工商、人社等部門指導,張小酒帶領12名團隊成員依托校園市場成功賺取“第一桶金”,公司創辦首年實現營業額3萬元。
????在校園內站穩了腳跟,張小酒根據團隊成員學習專業將經營業務擴大為八大類,涵蓋廣告設計、網站裝飾、電子商務等領域,并走出校園闖市場、跑業務。“在校園創業過程中,我得到了鍛煉、激發了潛能,積累了創業經驗和資本。”張小酒說。伴隨著阿拉丁的成長,他和團隊也在成長。畢業后,公司業務將計劃升級為工業設計,迎合“需求定制”的市場趨勢,與企業對接,為企業產品量身定制外觀、性能等。
????為讓每一個“張小酒”都擁有馳騁創業夢想的舞臺,2010年,梧州學院整合校內校外的政策、人才、信息等資源,構建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集“學習、實踐、創新、創業”為一體的大學生綜合發展中心,營造開放、包容、自由的創業創新環境,推動學生綜合發展和個性化成長。截至目前,中心創業發展區累計引進大學生創業項目170個,85個項目獲工商營業執照,總營業額突破900萬元,參與創業學生達1500多人,并吸納800余名畢業班學生參與各項工作,向院內學生提供各類勤工助學兼職崗位600多個。
????堅持校地合作、校企結合,從場地、資金、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創業大學生扶持,具有梧州特色的大學生創業幫扶措施漸成體系,為千萬有創業夢想的學子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