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沈二建)近日,我市基本確定“十三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突出創新驅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合作,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深化“兩化”融合。
????相關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市力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4000億元,年均增速13.5%;工業增加值達1200億元,年均增速13.1%;工業項目投資達1000億元,年均增速15%;更新改造投資達900億元,年均增速15.4%;制造業投資達950億元,年均增速16.2%,努力打造千億元再生資源產業和百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
????“十三五”時期,我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將在完善產業鏈、發展再生資源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城融合和“兩化”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通過開展再生資源產業鏈的定向、補鏈招商,基本形成“回收拆解—初加工—深加工—精深加工”的完整再生資源產業鏈;依托再生不銹鋼園區壯大下游不銹鋼制品產業,金海、鑫峰、永達等上游企業生產的不銹鋼坯原料將全部在園區內消化、生產不銹鋼產品,完善再生不銹鋼制品產業鏈;再生鋁產業建成上游再生鋁熔煉企業和鋁型材生產企業,為鴻圖精密壓鑄件等下游企業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構建“廢舊鋁材—鋁合金—鋁型材—鋁制品”的產業鏈;依托國龍再生塑料等龍頭項目,發展應用于汽車、食品、服裝、包裝等行業的再生塑料下游制品產業。目標到2020年,再生資源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將強勢推進節能環保、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四大產業。其中,節能環保產業依托梧州生態產業園等產業新高地,集聚發展健康潔凈、環保監測、低碳節能產業,推動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型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培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整車制造業;先進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精密儀器儀表、醫療設備器械、再制造等產業,形成優勢突出、配套完善、規模效益顯著的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先行發展稀土深加工,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形成稀土資源回收、稀土分離、稀土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廣西微軟創新中心和中興云數據中心為核心載體,加快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及“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范應用。目標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
????此外,我市還將加快產城一體化建設步伐,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產城融合目標到2020年,市級管理園區全部走出單純的工業加少量居住和商業配套的傳統模式,成為以工業為主、有足夠現代服務業支撐,餐飲、住宿、教育、醫療、文體、商業、金融等配套服務完善的現代化工業新城;縣級管理園區依托所在地縣城,實現配套服務共建共享,形成中心城鎮和產業園區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兩化”融合將加快機械、船舶、輕工、紡織、食品、醫藥等傳統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布局,促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和全產業鏈的綜合集成應用。
????有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保持工業較快增長是支撐和帶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速的重要保障,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工作將結合梧州產業特點和布局,充分發揮改革、市場、創新驅動、互聯網技術、現代商業營銷等在工業轉型升級發展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推動工業實現跨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