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日,在梧州市新興三路某小區,多輛被廢棄在小區外停車場的電動車、摩托車已經布滿塵埃。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攝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素雅 實習生 秦玉清
????灰塵滿滿銹跡斑斑,甚至是“缺胳膊少腿”,類似這樣的廢棄電動車(俗稱“僵尸”電動車)如今在市區一些路段以及住宅小區、單位的停車場內并不鮮見。“僵尸”電動車既占用了緊張的車位,又存在安全隱患。
????那么對于這樣的電動車是否可以強制淘汰或報廢?令人遺憾的是,記者從梧州市交警部門了解到,目前暫未有任何法律法規有相關明確的規定。
????“鵲巢鳩占”不客氣
????8月13日上午,記者在新興三路一住宅小區的臨時停車場看到,摩托車停放處停著幾十輛電動車,其中就有十多輛蒙著厚厚的灰塵,看起來有較長一段時間沒有使用。住在這里的小區業主王女士說,這些“僵尸”電動車長期占用停車位,影響了其他業主正常停車。
????當日,記者還走訪了太陽廣場、潘塘公園、旺城廣場附近的小區道路及停車場發現,這些區域也停放有類似的車輛。在潘塘公園附近的開放式居民樓,一輛兩輪車的電瓶、坐墊等零件已不見蹤影,輪胎干癟,車頭也已經破損。據旁邊不愿透露姓名的雜貨店鋪主介紹,這輛車停放在這已經近一年了,“由于該車停放在黃線里,并不屬于違規停車,總不能就這樣搬走吧?”
????除了生活小區,很多單位的停車場也存放著大量廢棄車輛。在新興二路193號某單位停車場,電動車被統一停放在夾層專區中,上班時間一位難求,但這個停車場約三分之一的地方卻被廢棄的電動車、摩托車長期“霸占”。這些車有的沒有了電瓶,有的車身落滿厚厚的灰塵,有的甚至已散架。
????對此,不少小區物業管理處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他們屢次接到業主的反映,也發過“請業主自行處理廢棄車輛”的通知,但情況依然。作為小區的物業管理方,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雖然這些車平時沒人理,但也是有主車輛,一旦不見了,就怕車主找到物業討說法,鬧不好還會產生矛盾和糾紛。
????強制處理難實施
????據了解,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廣西壯族自治區電動自行車機動輪椅車管理辦法》,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等相關規定,目前,梧州市已對電動車實行上牌管理,但堆放在小區內的大部分“僵尸”電動車均為使用年限已經很長的無牌車輛,即便是交警也難以找到他們真正的主人。
????其實,早在2014年11月,梧州市交警部門就公布了“解救‘僵尸車’”的相關信息,呼吁市民通過熱線電話或網絡方式舉報公共道路的“僵尸車”。同時,各城區交警大隊也采取了相關措施,對長期占據公共資源的“僵尸車”實施拖離處理。但據了解,被拖離的“僵尸車”絕大部分都是一些車況老舊、長年未年審且涉嫌“盜搶”的車輛。對于住宅小區內的“僵尸車”,交警部門一般是建議小區物業方通知車主清理或自行拖離。
????記者了解到,目前無論是國家還是自治區層面與電動車有關的規定中,都沒有明確條例該如何處理廢棄的電動車。有物業管理和法律界的業內人士分析,小區或單位里的每一輛電動車,都是有主財物,如果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強制規定,車主又不主動處理,無論是企業還是公安部門,原則上的確無權處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