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問政 專題 論壇 汽車 樓市 家裝 理財 飲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離網>> 聚焦梧州>>正文
                 高級搜索
        梧州,中秋味正濃

        http://www.zjxp.net    2015-09-27 10:07    作者:高云 陳素雅    來源:西江都市報

        每年的中秋月圓之夜,親人朋友團聚一堂,同吃月餅、共賞明月,此刻的心情總會增添了些許期盼。

        月色柔潤晶瑩,映照出的是中國人幾千年傳承的親緣情結、家族情結和鄉土情結。日前,記者采訪了幾位“老梧州”,傾聽他們的中秋故事,記錄梧州人的中秋文化傳統,探究梧州人的中秋情懷。

        潘細哋在梧州的月餅界頗具名望,秉承傳統技藝,至今他仍然堅持手工做餡制作月餅

        要做就做有“斤兩”的月餅

        記者 高云

        在梧州,資歷夠老的月餅制作師傅已為數不多,今年70多歲、在行內頗具名望的潘細哋是其中之一。

        他15歲到蒼梧飲食公司下轄的蒼梧酒家當學徒,入行一年后前往桂林學習廚藝,1966年學成后分配到蒼梧酒家掌廚。后來蒼梧飲食公司在1983年改制后蒼梧酒家幾度易名、易手,這也是現在的桃園大酒店前身。潘細哋在退休后,每逢月餅生產的季節都被桃園大酒店的負責人邀請作為總監,監制月餅生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蒼梧酒家制月餅的鼎盛時期。回憶起舊時的手工月餅制作,潘細哋興奮地比劃著場面的熱鬧:“一百多斤的餡料就鋪在二十多平方米的桌子上,工人分為四撥,圍著四個桌角在拌餡。”月餅手工車間約有四五十人,“紅案”、“白案”的師傅交替“上陣”做月餅。當時,蒼梧酒家每年生產約五、六萬斤重的月餅,一般會在農歷七月廿十七前后進行試餅,八月初一正式做餅,在八月十三前后就基本賣完了。

        “要看酒樓的月餅是否‘到家’,就看伍仁和叉燒月餅的品質如何。”潘細哋說,以前的月餅品種不多,市民大多選擇帶咸帶甜的叉燒、清香爽口的伍仁月餅。潘細哋一語道破傳統手工叉燒月餅制作的奧秘——要用生鐵鍋來鏟炒叉燒餡,“鏟出來的叉燒餡有香汁,滲透進月餅皮里也就更香了。”

        “過去的中秋節,再窮的人家也要湊錢買一只月餅,那時候,月餅可是奢侈的美味啊!”潘細哋回憶說。不過,時移世易,如今月餅已從奢侈美食變身尋常餅點,在酒店或超市里,市民想吃就能吃到。那么老品牌月餅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如何在傳承經典的同時歷久彌新?

        潘細哋的答案是:靠品質,做“斤兩”足的月餅。

        盡管如今的月餅生產流水線上引入了機械化生產,但桃園月餅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手工技藝——做餡。

        “雖然手工制作工夫繁瑣,時間長,但傳統手工月餅的魅力就在于餡料。”潘細哋覺得,手工拌料比機械拌料制作出來的月餅口感要好得多,因為手工拌料可以保證餡料中“伍仁”等原材料的完整,但機械拌料會把餡料都攪碎了,餡料的油也會撒出來,又干又松,品嘗起來就沒有手工拌料的嚼勁了。

        ?

        在文化學者陳侃言看來,過中秋節的形式可能會隨時代而改變,但其精神相通核心內容不變

        鄉情親情的不變內涵

        記者 高云

        中秋夜里賞朗月、吃月餅,對于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輕人來說,這樣的活動形式未免有點單一,而隨著玩花燈、猜燈謎、拜月光等承載中秋節文化內涵的活動日漸式微,中秋節的記憶似乎越來越遙遠。

        梧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的文化學者陳侃言說,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就要提高市民的文化自覺性,讓傳統在現代社會得到延續。

        陳侃言介紹,中秋節從前也叫“月光誕”,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梧州人依然保留著“拜月光”的風俗。八月十五中秋節當天,大家一早起來,就開始準備月餅、水果等用于祭祖,晚上全家圍桌而聚吃團圓飯。晚飯過后,便舉行“拜月光”儀式,在天臺或門口掛上彩燈和燈籠,擺上月餅、柚子、芋頭等,對月而祭。

        拜完月光后吃田螺,一家老少在一起暢敘至深夜。在賞月之余,一些家長也許會像他們的前輩般,向小孩細說月亮的故事,講一講“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民間傳奇。

        此外,年輕人還會到街上看花燈,感受節日的氛圍。“我就喜歡到街上看花燈、猜燈謎。”陳侃言說,梧州的家家戶戶在中秋節時都會掛起燈籠。到了夜里,就在燈內燃燭,掛在平臺、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

        這些或神秘或有趣的活動背后,蘊含著中秋節的精神內涵。“過中秋節就是圖個團圓,如果看不到一輪圓月,吃不上一塊月餅,難免會覺得有些遺憾。”陳侃言說,中秋節蘊含的精神內涵就是思鄉和思親,“隨著時代發展,節日的具體形式可能會有改變,但其精神是相通的,對故土的思念,對親情的重視,這種核心的東西都是不變的。”

        陳侃言說,傳承中秋節的風俗文化傳統,需要民間和政府的共同重視,社區、街道、行業商會都可以組織策劃相關的活動,“在以前,每到中秋節時,不少居民還會互相比拼哪個街道的花燈更漂亮,民間行業商會也會出資辦燈展,這些活動都有助于延續傳統節日的文化味道。”

        ?

        從“柚子燈”到電子花燈,在民間工藝師傅葉權生的印象中,中秋花燈中包含的情感和記憶始終如一

        中秋花燈里的童年記憶

        記者 陳素雅

        中秋節賞月玩花燈,曾是不少梧州市民難忘的童年回憶。隨著年月的流逝,越來越多能放音樂、可自動旋轉的電子花燈、玩偶花燈應節而生,記憶中用柚子皮、橘子皮、西瓜皮所制作的簡易花燈,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但多年來堅持自己制作花燈的梧州民間工藝師傅葉權生卻認為,不管花燈再怎么變,始終不變的,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那一份感情。

        葉權生還記得,盡管以前的經濟條件并不好,但花燈卻幾乎是家家戶戶過中秋節少不了的禮物,這些禮物都充滿著大家的智慧。

        有的家長會提前準備好以紙和竹扎成的各式花燈,好讓孩子玩耍。而有的家長則會在吃完飯后,利用手頭不多的材料,制作出柚子燈、南瓜燈、橘子燈。所謂柚子燈,就是將柚子掏空,在表皮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南瓜燈、橘子燈也是如此炮制而成。

        這些花燈雖然樸素,但因取材、制作簡易很受歡迎。到了深夜時分,有的孩子還會把柚子燈放到河面上任其漂流,星星點點很是好看。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能過上這樣一個中秋之夜,是不少家庭珍貴的記憶。

        而除了取材于水果的柚子燈、橘子燈外,還有用料考究、制作精良的絲紡花燈,這不僅要花工夫,更要費心思。葉權生告訴記者,手藝師傅需要按照定下的尺寸,先將鋼絲拗成方、圓等形狀,用砂紙組裝成型,再給花燈“戴”上淺色絲“紡帽”,“穿”上透光性好的綢布“外衣”,再用亮閃閃的花邊裝飾輪廓,掛上搖曳的燈須和排須,最后在燈身上留下裝飾,往往花上大半天,一個花燈才算大功告成。

        ?

        李燕有過兩回“母親送女兒上大學”的經歷,對于她來說,異鄉求學的日子,中秋時節更添思鄉之情

        求學路上的思鄉之情

        記者 陳素雅

        二十多年前的中秋節前,市民李燕的母親將剛上大學的她送到了南寧的學校,那年的中秋節,李燕未能和家人一起過;今年的中秋節前,李燕也把自己剛上大學的女兒送到了南寧的學校,考慮到中秋、國慶假期鄰近,女兒把回家團聚的日子推遲到了幾天后的國慶節。

        正是由于這份相同的經歷,李燕對中秋節的記憶,更多的是那份遠在千里之外的思鄉之情。

        李燕還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自己考進了一所南寧的大專院校,家里人很高興,雖然是9月份開學,但是家里人早早就開始為她準備行囊、買車票。母親送她上學,兩人提著大大小小的行李,先坐船到當時的貴縣(今貴港市),然后次日再坐火車去南寧。

        李燕回憶道,自己當年上大學的時候,梧州至南寧的陸路交通還是相當不便,但如果直接坐兩天的船到南寧,那感覺更不好受,因為旅客要帶上足夠的干糧,而且船上的環境也不算好,“兩天下來,就算不暈船也被累暈了。”李燕感慨地說。

        李燕帶著一股好奇和對未來的憧憬第一次踏上火車,覺得異常新鮮,而火車鐵軌兩邊路上的風景也讓她迷戀:“當時梧州以水運交通為主,人們還是特別希望能夠通上火車,我暑假后要坐火車上學的消息在班里一說,大家都很羨慕,還要我記得在火車站拍照。”

        雖然如此,但母親還是對李燕說,交通那么折騰,沒什么事就不要回家了。就這樣,李燕度過了多個獨自在外求學的中秋節。

        隨著南廣鐵路廣西段正式開通,梧州到南寧全程也只需2小時左右。2015年7月,女兒通過高考同樣考上南寧的一所本科院校,但李燕再也不需要為這段400公里的旅途再三折騰了。

        9月11日,帶著早已多次往返梧州南寧兩地的女兒,李燕一家再次踏上求學路。與當年的母親一樣,李燕也列了一條長長的清單,為女兒準備了生活必需品和梧州特產。只是這一次,女兒再也不需要帶上干糧了。

        “動車票好買,坐著舒服,擔心新生路況不熟,女兒大學的師兄師姐們還早早就在南寧東站接新生。因為交通方便了,女兒甚至連思鄉的情緒都比自己當年淡多了。”前幾天,懂事的女兒還用節省下來的生活費給家里寄來了當地的月餅,這讓李燕更是感慨。

        ?

        編輯:鄭玉華 鐘笑瑩    

        《梧州快報》本地新聞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機新聞資訊平臺
        訂閱方式:移動用戶發送wzkb106580009   

        相關閱讀
         



        我也來說兩句 0條評論 | 查看評論
        會員登錄名: 密碼: 匿名發表
        留言內容:
        綜合新聞
        ·中秋假期出行高峰梧州南站發送旅客七千多人
        ·第12屆梧州寶石節“時尚中國”飾品設計大賽報名
        ·市環境監察支隊開展寶石加工污染專項檢查
        ·青少年對中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認知現狀觀察
        ·區運會梧州代表團七個青少年組項目定員
        ·梧州363套農村氣象預警大喇叭完善發布渠道
        ·梧州市部署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各項迎檢工作
        圖片新聞
        中秋假期梧州南站發送旅客七千多人
        環保部門夜查寶石加工污染
        藤縣律村外出務工青年返鄉慰問困難家庭
        新地鎮增設保潔人員改善環境衛生問題
        云龍社區開展活動現場辦公 為民解憂
        愛心捐贈讓貧困村的中秋月更圓
        加強蜂蜜產品的研發延長產業鏈
        集結愛心力量 溫暖困難家庭
        金葉社區對轄區內數個衛生死角進行整治改造
        人行道露天聚眾打牌 有市民覺不妥 
        版權所有: 梧州日報社  
        桂ICP備08001990號 | 零距離廣告價目 | 網站建設價目 | 關于我們 | 招聘信息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 亚洲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