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龍天傳 通訊員 蒙德范) 開展“美麗梧州·生態鄉村”活動以來,岑溪市通過實施黨員服務、協商民主、目標量化“三項工作機制”,較好地激發了當地群眾參與生態鄉村建設活動的熱情。
????據岑溪市“鄉村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開展“西江黨旗紅清潔鄉村我先行”主題實踐活動,岑溪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群眾參與到鄉村建設活動中來。同時,該市選派36名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578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282名“一村一警”等一批“黨政特派員”,擔任282個村(社區)鄉村建設駐村先鋒隊,組織和引導群眾主動參與鄉村建設行動、自覺維護環境衛生、培育良好生活習慣,形成層層指導幫扶、級級跟蹤督查的運作機制。
????在協商民主機制方面,岑溪市推出了“三歸三凡”的舉措,即依法決策權歸群眾、資金合法使用權歸群眾、農村事務管理權歸群眾;凡是群眾的集體收入全部由村委依法安排,凡是群眾的財政獎補資金全部按時足額發放,凡是扶貧項目資金和收取的保潔費全部用到群眾身上,把鄉村建設的主體責任回歸到作為活動主體的村民群眾。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筋竹鎮望閭村保潔協會,協會成員由村民推薦的一名村民小組長及兩名村民代表擔任,村民代表負責上門收取保潔費,小組組長負責保管存有保潔費的存折,而存折的密碼則分成三部分分別由上述三人保存,有效實現了民主管理和互相監督。
????在打造目標量化機制上,岑溪市開展了“生態鄉村星級戶”、“創星奪旗”、“文明農戶 美麗家庭”等一系列評比活動,把爭創生態文明村屯戶作為黨組織評先評優和涉農項目投放傾斜的前置條件,對農戶、村民進行文明新風和捆綁考評,通過利益導向,促進鄉村建設黨群積極參與和確保常態化。
????其中,安平鎮富寧村選取“雙評雙比”方法,對全村17個小片(按生產小組劃分)和590個點(按照各戶門前屋后劃分)等責任區進行評比;每季度評出先進生產組3名、先進戶15戶和后進生產組3名、后進戶20戶,并將評比結果上墻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對被評為先進的生產組(戶)進行現金獎勵和政策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