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素雅)夸大病情,誘騙病人亂就醫,“醫托”行為不僅謀人錢財,嚴重的甚至會延誤病人的病情。如今正值歲末年初,正是“醫托”騙子橫行之際,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工商總局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整頓醫療服務市場秩序依法查處打擊“醫托”詐騙活動的通知》,要求各部門根據該通知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查處打擊“醫托”詐騙活動。
????記者從梧州市衛監所獲悉,市民在就診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三招辨清“醫托”,避免上當。患者前往就診時,首先應留意醫療機構是否有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核準的診療科目,執業人員是否具有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醫師執業證書》、《護士執業證書》及其他相應資質證書,使用的藥品是否具有國家批準文號,不要被“低價看病”的幌子所吸引。因為,經國家批準的個體診所,房間面積不少于40平方米,應有獨立的功能分區和手提式高壓消毒鍋、紫外線燈、血壓計、聽診器等基本醫療設施。
????其次,市民一旦碰到街頭義診,可向當地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咨詢是否經過備案,留意義診的醫務人員有沒有佩戴統一印制的胸卡,防止有人假借義診之名騙錢。而“醫托”也習慣于在一些車站和大醫院的門口“現身說法”,把患者哄騙到醫療技術低、收費昂貴的醫療機構甚至無證行醫點就診。
????最后,患者在求醫過程中還需注意的是,凡是在廣告貶低他人、“保證治愈”或冠以“祖傳秘方”的;利用患者和醫學權威機構、人員的名義和形象宣傳治愈率、有效率等診療效果的;單純以通信方式進行診療疾病的,都不可輕信。此外,治療尖銳濕疣、梅毒、淋病、軟下疳、牛皮癬(銀屑病)、艾滋病、癌癥、癲癇、乙型肝炎、白癜風、紅斑狼瘡等疾病的,按現行有關規定,不準刊登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