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黃東榮
????看公路——梧州至南寧、廣州、桂林等兩廣重點城市形成了三小時經濟圈;
????說鐵路——南廣城際鐵路全線開通,梧州正式納入兩廣省會城市兩小時高鐵經濟圈;
????望蒼穹——梧州、貴陽、重慶、福州航線開通,密切了梧州與西南和東部地區的經貿往來。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更事關一個地方的長遠發展。“十二五”期間,市委、市政府立足地處“三圈一帶”(珠三角經濟圈、北部灣經濟圈、大西南經濟圈和珠江—西江經濟帶)的區位優勢,深入貫徹落實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自治區“雙核驅動”戰略,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優先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加快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引領加快建成西江黃金水道上向東開放的龍頭城市。預計到“十二五”末,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億元,高速公路里程275公里、鐵路通車里程242公里。
????“一環七射三連線”體系建成
????近年來,我市積極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的對接,進一步科學規劃,形成了“一環七射三連線”(“一環”即繞城線環城高速,七射分別是北向的包茂線桂梧高速公路、梧柳高速、梧貴高速、岑梧高速、廣梧高速南線蒼郁段、廣梧高速公路北線環城省際通道、信都至梧州高速公路,三連線即岑興高速至岑羅高速、荔浦至鐵山港高速公路梧州段、賀州至巴馬高速公路梧州段)的高速公路路網體系。
????2013年12月底,大西南經廣西通向珠三角的主要走廊,也是廣州通往南寧最便捷的高速通道岑羅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標志著又一條連接兩廣的便捷高速公路在我市建成。這一高速公路建成,極大緩解了以往廣昆高速梧州段特別是蒼郁段的車輛通行壓力。據有關統計,2014年春節期間,蒼郁高速公路的車流量比上年同期減少約六成。
????2014年5月,梧州至貴港高速公路通車,結束了藤縣沒有高速公路直接連通的歷史,更夯實了珠江—西江經濟帶沿江的交通基礎設施。
????目前,梧柳高速按照施工計劃,加快推進,預計2017年建成通車;包茂高速公路岑水段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預計明年通車;環城高速公路已全線開工建設,其控制性工程西江特大橋已基本完成水下橋墩工程;環城高速公路省際通道已開展土方和隧道工程,預計明年建成;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近期將開工建設;信都至梧州、賀州至巴馬兩條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已經開展。
????此外,我市還統籌推進城鄉、縣鄉公路交通建設,主骨架到主城區、產業園區、商貿集散地的路網建設逐步深入推進,進一步擴大輻射地區。321國道龍圩至藤縣二改一工程、省道323倒水至太平段、縣道187龍圩區新地至藤縣段完成改造,國道207東繞城工程加快推進,極大地縮短了縣與縣、各工業園區之間的距離,加強了彼此的往來,有效促進產業互補合作,形成相互依存、資源互補的產業園區。
????隨著“一環七射三連線”高速公路路網體系和城鄉公路的不斷完善,我市對外交通條件進一步提升,全市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高速公路作為重要的運輸方式,并與我市的產業、工業園區、港口碼頭等相銜接,必將加速促進第三產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三次產業的協調發展。”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韋堅表示。
????城際鐵路公交化出行效率提升
????南廣鐵路是《國家鐵路中長期規劃》和《國家鐵路“十一五”規劃》的重要項目之一,連接南廣的交通大動脈、快速通道,全線577.1公里,其中梧州境內89公里,設梧州南、藤縣兩個車站。南廣鐵路于2014年年底全線開通運營,引領梧州進入“高鐵時代”,形成到廣州、南寧兩省區省會城市的兩小時經濟圈,極大方便群眾出行以及城市品位提升,進一步提高了我市的交通戰略地位。
????到南寧兩個小時、到廣州一個多小時、到深圳約兩個小時……這樣安全、高效、便捷的動車,已成為市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日發送旅客4000人次、國慶黃金周日最高發送旅客12000人次,這是來自南廣鐵路梧州南站的統計數字。
????南廣鐵路是我市繼2009年9月迎來首條鐵路開通運營后,又一條高等級鐵路開通運營,與完善的高速公路路網一起改善了梧州對外的交通聯系。
????如今,每天有70多趟“子彈頭”穿梭于南廣鐵路,承擔著兩廣重要的客運通道。
????同時,我市還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的對接,加快推進赤水港進港專用鐵路建設,繼續推進柳肇鐵路柳州至梧州段的前期工作和岑羅鐵路復工等工作。
????水運碼頭布局優化效益初顯
????“西江通五省、總匯在梧州”,坐擁西江黃金水道,是梧州最大的自然優勢,也是交通優勢。近年來,我市堅持港口碼頭與產業、工業、商貿物流園區之間的相互支撐,以長洲水利樞紐為節點,進一步科學規劃壩上、壩下港口碼頭布局和建設。
????“水運資源是梧州重要的自然交通資源,并將隨著西江兩岸產業的發展壯大而不斷顯現其重要的意義。”梧州市越新赤水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很有信心地說,梧州港赤水作業圩試運營以來,有效吸引了煤炭、玉米、石粉、玉米等大宗商品向碼頭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沿江產業和園區的物流環境,促進了地方產業的發展。據統計,該碼頭月均集裝箱的吞吐量達7000標準箱。
????與此同時,我市進一步完善壩下港口碼頭建設。目前,壩下的李家莊碼頭三期、紫金村碼頭一期、中儲糧碼頭已基本建成,并進入試運營階段。長洲水利樞紐三四線船閘實現通航、桂江大利口碼頭一期工程1#和2#泊位基本建成。此外,桂江航道整治工程蓮花大橋至桂江河口段已完成,桂江航道蓮花大橋至平樂段、西江航道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整治等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統籌推進。
????據有關統計,截至2014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3142噸,比2008年增長362%,占廣西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的28%;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3.8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1.89%,有效鞏固了廣西內河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第一大港地位。預計到“十二五”期末,梧州港將形成5000噸的吞吐能力。
????此外,我市還積極推進西江機場遷建工程, 努力打造桂東南民用客運支線機場、廣西桂東南航空貨運及快件集散骨干機場。繼續聯合桂林、柳州、南寧、廣州、深圳等地機場,推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更好地服務周邊區域的發展。目前,梧州機場已開通梧州至貴陽、重慶、福州、義烏等地航線,縮短普通群眾與東部地區和西南地區的距離。
????隨著“十三五”重大交通項目的實施,我市的公路、 鐵路、水運、航空等現代立體交通網絡將進一步完善,更好地促進建成西江黃金水道上向東開放的龍頭城市、服務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